中國正遭遇重大金融危機 專家解析

人氣 9622

【大紀元2022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岑心、常春採訪報導)美媒《福布斯》近日報導中國面臨重大金融危機,但北京並沒有採取果斷措施防止金融危機蔓延。專家分析,今年是中共二十大政治年,由房地產引發的爛尾樓、金融問題未見緩解,並不尋常。

美經濟學家:北京未阻止金融危機蔓延

美國資深經濟學家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日前在美國財經商業雜誌《福布斯》(Forbes)上撰文指「中國正遭受重大金融危機」,預計會有巨額貸款損失的中資銀行採取了重大措施來增加貸款損失準備金,從中國債券市場獲得的資金比去年增加了約30%。

埃茲拉蒂提到,從去年恆大宣布無法償還其3000億美元債務時,麻煩就開始蔓延了,任何指望恆大履行義務的公司或金融機構立即面臨著損失。當時,北京顯然沒有理解將要發生的事情,拒絕迅速採取更加果斷的行動來阻止中國金融業危機的蔓延。

埃茲拉蒂說,「可悲的是,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北京已經完全意識到了這種需要,迄今為止,中國的主要決策機構政治局堅持由地方和省級政府帶頭應對財政壓力,這種推諉和不作為對中國經濟沒有好處。」

埃茲拉蒂在文中說,中共地方和省級政府無法應對金融危機的規模,北京是唯一能扮演此一角色的,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了幾次降息之外,它拒絕採取行動。

二十大前房地產陷僵局 中共束手無策

旅美時事評論員王赫10月6日告訴大紀元,美媒報導中提到,房地產問題最終會導致中國金融危機,這個觀察本身是準確的,去年以來,中共的三道紅線政策直接導致恆大危機,而恆大危機也預示著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的開始。

多項數據顯示,房地產在中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共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房地產貸款占中國銀行業信貸總額的25.7%;2021年中國實物資產占居民總財富的比重高達69.3%,主要表現為房地產;據世界銀行報告,房地產行業約占中國GDP的30%。

王赫說,上述數據顯示,一旦中國房地產出了問題,對經濟各層面會帶來巨大衝擊,這一點中共內部相當清楚,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中共各部門、地方政府彼此間互相推卸責任,中央最高層以及各部門派系之間相互矛盾較勁,遲遲未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性政策,致使房地產出現了不死不活的僵局。

「它們都知道目前房地產危機嚴重,但是誰都不想承擔這個責任,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各部門都說花了很大力氣、拿出各種基金,它們也曉得房子爛尾、交不了樓會導致民眾信心崩潰及金融恐慌大面積地傳播,但是到現在這個問題仍然解決不了、推動不了。」

王赫說,「即使今年的二十大馬上要開了,是個政治年,但是民間的抗議、民憤還是非常的強烈,它一定要用各種手段強制壓制住,即使在目前這麼嚴峻的情況下,『保交樓』運動仍然缺乏實質性的推進,可以想像這個問題現在有多嚴重,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共已經是束手無策,這個體制已經腐爛透頂。」

銀行房產不良債權劇增 多家機構悲觀預測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中國銀行的房地産不良債權急劇增加,在香港上市的主要中國銀行今年6月末不良債權餘額比2021年末增加27%。中國工商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債權比例平均為1.39%,若把範圍縮小到房地産行業來看,這一比例為4.52%,較前一年、2021年的3.77%出現惡化。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un Huang)10月6日告訴大紀元,中國工商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今年6月末房地産不良債權餘額達到1366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19年12月的三百多億元是4倍多,可以看出房地產不良貸款近三年的增加速度非常快,「一般來說,大型銀行還可以承受它一部分的資產惡化,但對中小規模的銀行來說,風險就非常大,會導致他們整體業績下滑,甚至是資不抵債。」

黃大衛表示,房地產上下游、關聯產業約有52個之多,房地產出現危機,會導致相關產業迅速進入危機狀態,「因為很多產業是依靠房地產存在的,例如鋼鐵業和服務業等,大量民營企業原本解決了城鄉、農村的就業問題,影響層面非常廣。」

埃茲拉蒂在《福布斯》上的文章也提到,中國鋼鐵業的命運就是一個完美的例證,由於房地產開發商停止了他們的計劃,而且因為缺乏信貸的支持,大約29%的鋼鐵業者宣布瀕臨破產。

近期,亞開行、高盛、惠譽等多家機構及銀行再度將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下調至3%左右,其中,瑞銀及野村證券的預測最悲觀,從先前預測的3%及2.8%降至2.7%。

黃大衛說,「多家國際調研機構都覺得中國目前的房地產困局與金融危機風險非常大,而且已經在局部爆發。北京不是說它看不到,它是知道的,但問題是它現在救經濟跟它的疫情清零政策以及之前說過的房住不炒等是有衝突的。」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王赫:城投債務違約或是中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財商天下】房地產近崩盤 大陸金融危機將至?
分析:中共向金融危機國撒幣 向後推移問題
鄭州爛尾樓僅6成復工 分析:保交樓無指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