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台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啟動

北榮總設立全台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15日正式啟用,中心設有2座治療室(圖)。 (中央社)
人氣: 14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5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歷經4任院長、斥資新臺幣45億元,台北榮總籌劃設立台灣第一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總統蔡英文也特別親臨致詞,並與衛福部長薛瑞元、台北榮總陳威明院等人,共同按下啟動柱,以高能量放射線破壞惡性腫瘤的DNA,象徵台灣癌症放射治療進入嶄新紀元,重粒子將成為未來治癌新利器,提供台灣人多一項治療選擇。

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主體建築,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捐贈新臺幣15億元。
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主體建築,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捐贈新臺幣15億元。(賴玟茹/大紀元)
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的加速器。
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的加速器。(賴玟茹/大紀元)
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外觀。
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外觀。(臺北榮總提供)
臺北榮總設立全臺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15日正式啟用,中心設有2座治療室(圖)。
台北榮總設立全臺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15日正式啟用,中心設有2座治療室(圖)。 (中央社)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癌症長期位居台灣民眾十大死因之首,影響民眾健康,醫界無不殫精竭慮,希望找到更有效的治癌方法,台北榮總從民國98年起,開始規劃籌建世界最先進的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

蔡英文表示,期間經歷疫情肆虐全球,但終能克服重重困難,於即日起正式服務病人,為癌症病人帶來新希望,並完成台灣放射腫瘤治療「最後一塊拼圖」,再寫台灣放射治癌的新歷史,充分展現台灣卓越的醫療實力。

陳威明表示,癌症高居台灣死因的第一位,每年有將近12萬名新增癌症病人,這是民眾健康最大的威脅;近年來癌症更佔本院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人,且持續增加。

陳威明說,北榮重粒子中心也吸引來自先進國家的目光,美國梅約醫學中心也準備引進與北榮相同的機器,建立美國第一座重粒子治療中心,雙方在上個月簽訂合作意向書,將共同針對癌症治療及研究進行交流與合作。

即日起,台北榮總結合重粒子放射治療與其它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化療、光子治療、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提供跨專科且更完整的全方位癌症治療,為許多過去被視為困難治療的癌症,帶來新的希望。

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表示,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自110年6月30日啟動臨床收案,至今已累計12例病患,治療癌別分別為攝護腺癌、脊索瘤、胰臟癌、肝癌、肺癌與唾液腺癌。另有胰臟癌、頭頸癌、骨肉瘤等10類癌別也在適用範圍。

李偉強表示,質子治療的原理,是通過同步加速器將碳離子加速到光速70%,並透過布拉格峰特性,將高強度能量集中到透過精準定位的腫瘤,達成腫瘤消融效果;而重粒子重量是質子的12倍,對癌細胞有強大破壞力,相較於質子與光子治療大幅縮短療程,從照射30次以上到12次以內,亦可治療對光子治療有抗性的腫瘤。

台北榮總重粒子放射腫瘤部醫師賴宜君表示,重粒子療程,照射次數從4至16次不等,但與傳統治療相比療程縮短三分之一,但治療費用健保不給付,病人需自費。

賴宜君進一步向《大紀元時報》表示,治療收治個案為,腫瘤大小在5公分以下,癌細胞尚未轉移的一、二期個案,若已經出現惡性胸水或腹水狀況,就不適合重粒子治療。

對於術前評估方面,賴宜君表示,包括體力、腫瘤位置兩方面,雖重粒子療程治療時間短,但對於肝癌等病人,須評估呼吸調控,也會希望體能狀況配合較好,另外也會希望腫瘤位置適當,不會引起旁邊周圍組織太大傷害,這些都需全面考慮。

她也舉例,肝臟、胰臟位在腹腔內,可能會導致腸道受損等副作用,引起潰瘍出血,甚至造成臟器穿孔,以肝癌來說,會是透過肋骨孔隙照射重粒子,以日本經驗來看,就曾發生肋骨骨折的狀況。

賴怡君也提到,治療完成1至3個月後,才會評估整體療效,像是抽血看癌指數變化,或藉由影像確認,腫瘤變大或縮小,目前北榮已完成12例個案,腫瘤都有消除或縮小,症狀均有改善。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