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配合政策供貨華為 中芯獲利暴跌近7成

圖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公司位於上海的總部。(VCG/VCG via Getty Images)
人氣: 62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中國晶圓代工大廠中芯國際(SMIC)近期公布今年首季營收年增19.7%,但獲利卻嚴重暴跌約69%。韓國媒體分析,中芯國際為了配合中共國家政策,以不合理的成本花費,協助華為量產7奈米晶片,稱華為成了「燒錢的黑洞」。

《朝鮮日報》報導,在全球晶圓代工企業中,中芯國際第一季營收17.5億美元、年增19.7%,僅次於台積電、三星電子表現,但中芯國際股價持續下挫,主要是第一季淨利年減約69%、來到7,180億美元,該公司去年淨利也年減60%,這個錢坑主要與美中科技競爭有關。

報導指出,中芯國際淨利下滑的主因,就是花費不合理的成本幫華為量產7奈米晶片,這是為了配合中國當局的政策,另一項因素是,為搶占成熟製程半導體晶片市場,開始陷入價格競爭。

《日經亞洲》報導,中芯國際去年第一季利潤下降到20.8%、同年第四季跌至16.4%,今年第一季再降到13.7%,創下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不排除第二季可能跌破10%以下。

受到美國制裁之下,中芯國際無法取得荷蘭艾司摩爾(ASML)生產的EUV微影機台,但華為推出新款智慧手機時曾說,就算使用前一代深紫外光(DUV)微影機,也可以製造7奈米、5奈米的晶片,但該良率可能相當低。

台積電、三星電子一般認為產品良率要達九成以上才具有商業性,但業界預估,中芯國際的7奈米良率,可能在50%以下;台灣專家認為,未來中芯5奈米良率將進一步降至15%。台灣《電子時報》分析,中芯國際為華為生產AI晶片,在5奈米製程上,淨利潤率將降至5%以下,公司將很快陷入虧損。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