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下滑 總體消費萎縮

人氣 2972

【大紀元2024年06月20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呈工、陶莎採訪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乏力,整體持續下行,尤其是房地產業繼續大幅下滑;總體消費萎縮顯示民眾對未來信心不足。中共面臨國內經濟下行、國際商貿環境嚴峻的雙重壓力。在此情況下,中共將於7月召開三中全會,預計將討論、制定提振經濟的相關政策。專家認為,中共再無任何挽救經濟的靈丹妙藥,只是混日子而已。

6月17日,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顯示,1-5月中國房地產市場各項指標大幅下滑,情況持續惡化。而房地產業在過去20年中至少占中國GDP的17%(官方數據稱直接占7.34%,間接帶動相關產業占9.9%),外界則認為可能占到25%,甚至近30%。

中共國家統計局6月17日發布的1-5月中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顯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1%;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0.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3.6%。新建商品房銷售額下降27.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0.5%。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24.3%,其中,定金及預收款下降36.7%,個人按揭貸款下降40.2%。

雖然中共政府5月17日出台了提振房地產行業的一攬子措施,包括安排3000億元再貸款,為國有企業購買建成未售樓房用於經濟適用房提供資金等。但是,這些措施並沒能奏效,不但1-5月的房地產經濟指標大幅下滑,房地產股票也隨之一路下跌,從5月的高點暴跌了20%,被業界認為即將進入技術上的熊市。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博士6月17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拚命地要保住房價,害怕房價崩盤,害怕房地產市場破滅後會拖垮銀行。但這個泡沫保護得越好,它會長得越大,那以後破滅時危害也就更大。」

謝田表示,中共房地產業的敗落是無法挽救的。他說,中共當然也期望能有奇跡發生,但中共自身,包括美國華爾街、香港等資本,都已經參與救過了,都沒奏效,「地球上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出錢來救中國的房地產了,那它就只能是混一天算一天。」

中國消費繼續萎縮 民眾對未來沒有信心

6月14日,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5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的總體消費進一步萎縮,經濟活躍程度繼續大幅下降。

官方聲稱,5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01.85萬億元,同比增長7%,是歷史最低水平;狹義貨幣(M1)餘額64.68萬億元,同比下降4.2%,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71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前五個月淨投放現金3618億元。

這一組數據中,被關注的是M1與M2的增速及二者之間的差額,即剪刀差11.2%。

謝田指出,「M2比M1增長得更快,說明民眾儲蓄增長得比較快」,這反映了民眾對未來的經濟及消費信心不足。當他們「信心嚴重不足的時候,才會把錢存起來以防止危機發生」,「要存錢自保」,而不是把錢拿出來去投資。這是「對經濟前景沒有信心的一個體現」。

同時,對國家經濟整體而言,人們都把錢放在存款帳戶裡,不去投資、消費,就無法促進經濟增長。這個指數「確實反映了中國經濟不景氣」。

謝田解釋,M0就是流通現金;M1包括流通現金、支票、活期存款等流動性很強的資金;M2是在M1的基礎上再加上定期存款、貨幣基金市場資金等,資金流動性變弱,趨向保守。

中國經濟持續惡化

今年前五個月,中國的人民幣存款增加9萬億元,5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299.18萬億元,同比增長6.5%。本外幣存款的增加,也旁證了民眾不想消費與企業不願繼續、擴大投資。

5月末,外幣貸款餘額6442億美元,同比下降10.7%。前五個月外幣貸款減少122億美元。這一數據,反映外資不看好中國市場,對未來預期悲觀,因而撤離中國市場。

中共國家統計局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作為工業生產晴雨表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4月的50.4降至5月的49.5;製成品出口訂單指數從4月的50.6下降到5月的47.2。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經濟復甦乏力。

另據中共央行統計數據,2024年前五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52萬億元。這顯示期內融資活動收縮。

一般而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增加,標誌著經濟活動活躍,經濟情況行穩;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減少,則意味著經濟活動遲緩、停滯、下降,經濟狀況不佳。

對於中國的經濟現狀,謝田指出,中國經濟下滑、收入減少的同時,包括公共服務、醫療、教育等的價格卻在上漲。高失業率也是一個嚴重問題。僅就年輕人失業率一項,「中共稱中國年輕人失業率是20%左右,實際上可能高達47%以上,接近50%」,加上專科生、技校生、高中生等,將有四五千萬年輕人進入勞動市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國際商貿環境日益嚴峻

目前,中共政權不但面臨國內經濟持續惡化,國際商貿環境也因西方國家的反傾銷及制裁而日趨嚴峻。

6月12日,歐盟宣布,自7月4日起,對中國產電動車最高徵收38%的懲罰性關稅;而美國5月14日已經宣布,將對中國產電動車關稅從25%升至100%。此外,對中國的鋼鋁等徵收25%關稅。

G7意大利峰會聲明中,除了指責中共支持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台海問題、南海問題、大搞霸權擴張,以及國內人權等問題外,還指出中共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公平操作。這不僅代表G7,也被視為是國際社會反對中共在國際上搞傾銷的共同呼聲。

這一系列的經濟制裁,政治與意識形態方面的箝制,無疑將直接、間接地影響中共的國際貿易,而這些最終都將反映到中共國內的經濟及社會層面上來。

謝田指出,目前美國對中共實施很多制裁,主要是針對中國的高端產品實施限制。「明年如果川普(特朗普)上台,他說將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加之中國勞動力價格上漲,商業環境惡化,人權問題嚴重,中共干預等因素,迫使外國企業將商品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出去,因而將導致中國經濟進一步惡化。

中共三中全會經濟政策無可期待

中共政治局4月末會議決定,今年7月召開中共三中全會。中共歷屆的三中全會都是規劃、部署經濟工作,從中共當局發布的會議消息看,今年三中全會的主要議題依然是經濟問題。

5月份至今,中共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其中重點項目有:發行1萬億人民幣的長期國債,投入3440億元人民幣生產芯片,投入3000億元人民幣用於國有企業收購滯銷住宅等。

對於三中全會,以及中共所採取的提振經濟的措施,謝田表示,三中全會「去年就該舉行,但拖到了現在」。三中全會通常是要制定經濟政策,決定如何刺激經濟增長。但是,現在沒有看到中共拿出什麼刺激經濟增長的好辦法,中國經濟基本是奄奄一息了。

中共「舊的三駕馬車全部熄火,新的三駕馬車剛出來,電動汽車立即被歐美給打得熄了火」。中共已經「沒有什麼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沒有新的生產力推動。所以就拿不出一個可以端上檯面的刺激經濟的方法」。「中國經濟這麼困難、這麼危急,如果有好辦法的話,中共一定早就開始使用了。」謝田說。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消費疲軟 高端品牌在中國不再受投資者青睞
三中全會前要全黨噤聲 分析指中共岌岌可危
中國5月經濟數據不樂觀 專家:已是殭屍經濟
中國618電商節銷售額首降 大學生:荷包已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