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焦點》凌鋒﹕董建華本性難改危機未過

凌鋒

標籤: ,

【大紀元10月11日訊】今年七一香港超過五十萬人上街﹐給董建華甚麼教訓﹐應該給後來他的施政一些教訓﹐特別是在“罔顧民意”方面。然而看來並不盡然。

最近特區政府公佈了一個SARS的調查報告﹐引起民眾強烈反彈。說起這個調查報告﹐可說也是一波三折。因為香港在這次SARS的浪潮中是損失最慘重的地區﹐有299人死亡。因此對公眾必須有個交代。董建華原來組織了一個調查小組﹐由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負責。在疫疾流傳期間﹐楊永強已經為多次失誤受到輿論的批評。因此由“楊永強調查楊永強”顯然不為社會所接受。但是董建華死牛一條頸﹐就是不肯更改。到了七一大遊行以後董建華被迫節節讓步﹐也是到了葉劉淑儀和梁錦松辭職以後才輪到這個問題﹐但是並非楊永強辭職﹐而是改由董建華負責調查小組。這個做法被指為“董建華調查董建華”﹐顯然也失去獨立性和公信力。

果然調查報告出籠﹐居然沒有人需要為事件負責﹐別說辭職﹐連受譴責批評都免了。楊永強忽略疫疾的嚴重性﹑楊永強隱瞞疫疾在社區已經蔓延的實際情況甚至責怪傳媒渲染﹐香港的治療過程的一些技術問題﹐以及善後工作等等﹐都以“缺乏經驗”輕輕帶過。結果不但社會嚴重不滿﹐一位因為感染SARS而病故的前線醫務工作者的遺孀情緒失控差點兒自殺。因此連保皇黨佔優勢的立法會﹐因為即將到來的選舉﹐也不敢為董建華保駕護航﹐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一致通過,將向內務委員會建議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政府對疫情的處理,包括政府、醫院管理局和問責官員的表現和責任。

有人以為楊永強是個“好人”﹐所以董建華對他下不了手。這也同香港社會流傳了許久董建華是“好人”的說法﹐所以對他容忍了長達六年。董建華的高官問責制的“責任”﹐難道就是問高官是否好人﹐而不是問他的工作表現﹖即使如同董建華所說﹐如果SARS重來﹐需要一個有經驗的官員來應付﹐那麼也可以不必楊永強辭職﹐但是至少必須給他記過或是申誡﹐表達一個公道也是必須的﹐難道董建華蠢到連這點也不懂嗎﹖看來並非如此﹐因為抗SARS期間﹐董建華封自己是抗SARS統帥。因此如果承認有任何不應該犯的錯誤﹐都可以追溯到他的身上﹐所以一概不認錯才是上策﹐所以連下面的官員都不必負責﹐才能保住董建華。

對這樣一個愚頑的董建華﹐只有拉他下馬才是香港的出路。然而當10月8日立法會新的一年討論前線立法會議員劉慧卿的倒董動議時﹐立法會發揮了北京事先設下的保險機制﹐在自由黨重投董建華的懷抱後﹐會議以31票對21票否決了劉慧卿的動議。保皇黨鬆了一口氣﹐中共傳媒和媚共傳媒趁機又大肆攻擊劉慧卿一番。當然﹐這場否決也不完全是壞事﹐可以再讓香港市民看清楚保皇黨的本質﹐在下個月的區議員和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中認清該投誰的票。從這些情況來看﹐董建華的統治危機並沒有過去﹐雖然他的民望有所回升。

大紀元首發 轉載請注明大紀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焦點》凌鋒﹕第一才子陶傑改換門庭
凌鋒:劉慧卿沒有說錯話
《香港焦點》凌鋒:劉慧卿—香港“人權教母”
凌鋒:中紀委調查教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