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公約衝擊海馬藥材市場 水產所繁殖突破

人氣 51
標籤:

【大紀元10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紀錦玲台北二十六日電)受華盛頓公約新規範影響,台灣明年五月起,中藥材海馬進出口貿易都要適當管制,必須附有產地證明。為因應市場需求,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經過兩年研發海馬人工繁殖技術,最近有突破性發展,準備將技術移轉民間業者。

據中央社10月26日報導,海馬長久以來被視為中藥材,功用是生肌強心、壯陽,自古就有「北方人蔘、南方海馬」之說。

國內目前一年消費量約八千公斤,多數來自泰國進口,絕大多數是野生品種,但自從二00二年十一月華盛頓公約 (CITES)將海馬列為「附錄二」的物種,也就是「目前雖無減絕危機,但應受適當的國際貿易管制」,可以預見,未來國內外市場,將受到這項規範衝擊。

台灣為因應華盛頓公約規範,從二00四年五月十五日起,所有進、出口的海馬,包括活體、乾製品等都需要附上產地證明,才可以商業交易。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乃著手研發,進行海馬人工繁殖。

水產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蔡萬生說,經過兩年多努力,終於有重大突破,建立「庫達海馬」品種的養殖技術。

蔡萬生說,海馬很特別的是「雄性懷孕產子」,他們研發出來的技術,能夠讓一隻雄海馬接受多隻母海馬產卵到牠的育子袋中;每隻公海馬一次孵化幼海馬,視體腔容量大小決定,從三、四百隻到二千三百隻不等。野生種的海馬,多半是一隻公海馬配一隻母海馬,孵育幼子比較困難。

他表示,人工孵化的海馬,生長比野生種來得快,估計六到八個月,即可達到十五到十八公分的體型,即可上市。

目前這項技術已接近成熟階段,水產所也嚐試技術移轉民間,讓業者從事人工繁殖,大量生產高品質海馬,以滿足市場需求,除了創造利潤外,也可紓解野生海馬被過度捕撈的危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不敵價格戰 日本車企5月在華銷量均下降
中國5月工業利潤增速大幅放緩 凸顯經濟困境
消息:中國國企設年薪上限 要求員工退薪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