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廉署查王見秋案 「倒董力量」促王辭職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11月2日訊】大紀元香港訊/前上訴庭法官及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王見秋,因為無理解聘高級職官及承認收受香港富商送贈機票風波,正受到來自港府、立法會及民間等方面的調查和「倒王」行動。香港廉政公署已正式介入前上訴庭法官及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王見秋,被指收受富商劉鑾雄送贈機票的事件;另有立法會議員將於本月十九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提出不信任王見秋的動議;而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余志穩已成立專責小組調查王的操守,並要求王解釋機票來歷。民間團體「民主倒董力量」今天發起簽名運動,要求王辭職。

消息透露,廉署前日接獲市民舉報,指王見秋涉嫌違反《防賄條例》。但廉署發言人表示,不會證實是否收到舉報,但指即使廉署沒有收到舉報,如有需要,亦會主動調查;至於有否主動調查今次事件,發言人照例不評論。根據《防賄條例》第三條指出,任何公職人員未得行政長官許可而索取或接受任何利益,即屬犯罪。然而,法例只有兩年追溯期,而王是於九六年獲贈機票,故可向王提出檢控的機會不高。

何志平:政府極關注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昨天首度回應王見秋風波,稱政府十分關注近日的報導,亦向平機會了解情況。但何志平沒有回應會否重新考慮王的任命,只表示政府委任王任平機會主席時,是因為他是合適人選。何又重申,平機會有權去處理內部運作及行政,政府從來不會干預。

有接近司法機構人士向本港媒體透露,首席大法官李國能對於王見秋一直沒有避嫌公開承認獲贈機票(但沒透露有否向李國能申報),甚至王現時仍不覺事件有任何問題而感到相當不滿,李認為王已經破壞了香港司法界一直建立的公正嚴明形象。而前首席大法官楊鐵樑昨天出席一個公開場合時,拒絕評論王見秋風波。

回歸後六法官領雙薪

王見秋由特首董建華委任為平機會主席,並運用酌情權支收兩份薪水,包括長俸和平機會主席薪金,一年合共三百六十萬元公帑。以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為首的司法機構日前透露,九七年七月一日至今有六宗法官個案是享受雙重福利,但卻以「不適宜提供他們的姓名」為由,沒有披露涉及法官的資料。因此退休法官在領取長俸的同時,又在私人或公共機構任職支薪的做法備受社會質疑。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批評此做法令公眾無從監察,不夠透明度,損害公眾對司法體系的信心。有法律界人士則要求當局公開審批的準則,以免造成不公。他認為,若法官退休後過私人生活,司法機構仍有理由不公布法官的去向,但若享雙重福利,便應公布法官的姓名,因公眾有知情權及需作監察,確保在法官退休後,不會與一些複雜的人士有溝通關係。

公開姓名讓公眾監察

法律界人士黃國桐則指出,當局必須公布在審批法官的雙重福利時,所運用酌情權的準則,否則會對其他退休法官不公平;同時應該公開享雙重福利法官的姓名及其他詳情,讓公眾作監察。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言人曾指出,若向傳媒提供有關個人資料是符合公眾利益,司法機構可獲豁免受保障個人資料原則的規限,將資料公開。

一名要求匿名的香港法律學者向媒體透露,部分學界早已對司法機構不具透明度感到不滿,但都不敢公開批評,因為擔心自己將來若有訴訟要在法庭審理時,可能會不獲法官公平對待。該學者又指現時一名法官為何被委任、為何獲升職,當中準則並不會向公眾公開,很大程度取決於李國能的意向,然而「現在香港,誰可以監管他(李國能)?」

抨董損公共管理文化

至於有關王見秋炒余仲賢事件餘波未了。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昨天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事件暴露了法定機構最高負責人的委任制度存在問題,香港有很多法定機構,而特首擁有很大權力,毋須經過任何程序便可以行使很多酌情權去委任人選,如果特首隨意請人,而這些獲委任的當權者又可以隨意解僱經正常程序聘請的僱員,本港公共管理文化就會蕩然無存。

吳又指出,今次事件並非幾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管治文化產生公信力的危機,法定機構委任制度應作出檢討。她認為特首亦應交代委任王見秋的原因。

此外,她亦指出政府往往在「最後一分鐘」才公布各法定機構委任成員名單,時間太倉卒,過去更曾出現委員在過了任期後「自動消失」,未有收到通知不再續任。平機會前委員馮漢源表示,他當了六年委員,於去年六月到任期屆滿最後一星期,才收到官方電話說「拍硬檔做多年」,令人無所適從,他認為對士氣有很大影響。

用人求忠心不理能力

「民主倒董力量」今天加入「倒王」行列,發起簽名運動要求王見秋下台,他們要公眾明白,要倒王、先要倒董,兩者其實有直接關係。成員陶君行直指事件反映董建華用人唯親劣行,王見秋事件正好說明董建華委任諮詢委員會主席這些重要職位時,只顧關係忠心,不顧人選是否有能力勝任;而有關人士犯錯後,作為委任決定人的董建華,也一直迴避責任,不肯向公眾交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董委任平機會主席自毀譽  無理解聘高級職員惹風波
平機會醜聞  董建華豈能置身事外
收受禮物未申報 王見秋涉利益衝突
涉嫌盜賣股票 劉偉杰列十大通緝犯之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