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圈地暫告一段落 上海沒有違法圈地?

標籤:

【大紀元12月3日訊】亞洲時報夏海龍12月2日報導﹐ 中國政府11月29日公佈了全國反圈地調查的結果,但事情似乎絕不簡單:調查組公佈了全國大部份地區的圈地細節,唯獨是上海的情況卻隻字不提。更加奇怪的是,國土資源部在同一天放話,意有所指地表示要讓地方貪官”身敗名裂”。

為了打擊非法圈地,中國總理溫家寶下令,由國務院統一部署,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監察部、建設部、審計署組成的10個聯合督查組,從8月8 日起開始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進行聯合督查。

督查組第一個調查的地方就是上海;可是,在11月29日的公報中,卻只有山東,淅江,江蘇和北京的圈地情形。之前中國媒體對上海的疑懷圈地情形有詳盡的報導,督查組的公報,非單沒有澄清外界對上海圈地情況的疑問,還會加深了外界對上海市領導的質疑。

現階段,外界其實很難全面掌握內裡隱情,但根據中國媒體較早前的報導,應該是有兩個可能性。

第一個可能性是,上海市不是沒有圈地,但是上海政府方面卻巧妙地利用了法規的漏洞,令督查組無從把這些情形納入非法圈地的範疇。值得注意的是,督查組雖然沒有公報了上海市的情況,但卻沒有排除有人利用了種種手法,鑽營法規的漏洞。

早在3月11日,經濟觀察報發了一則新聞指:”目前,上海市的土地資源已經所剩無幾” 。報導提到,”一塊1000萬的地,只要付100萬就可以一直拖著,因為鎮政府可以通過拖延土地使用證、房屋建設證等辦法將正式拿到土地的時間往後推,直到找到真正的開發商”。報導還說,雖然中央政府有文件規範大片土地的審批,但地方政府還是輕易找到漏洞。”土地的買家和當地政府往往把一大塊土地分割成好幾個小塊,一塊塊拿到區一級別政府去批,其實這些地都是連在一起的”。

第二個可能性是,督查組的調查遇上一些政治阻力無法順利開展。國土資源部發言人王世元在公報前後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地方政府在土地佔用方面犯法難以查處或者處理偏輕則是許多人敢摸高壓線卻未受損傷的重要原因。”《經濟參考報》甚至表示:”這些年土地違法大案要案多次發生,但真正受到查處的政府官員寥寥無幾,甚至出現’明受批評,暗得實惠’的怪現象。”

王世元雖然未有表示”難以查處”或”處理偏輕”是由於甚麼原因,但熟悉中國官場的人都知道,在很多情況下,犯事者官階過高或者”有後台”都是很多腐敗大案沒法查辦下去或草率了事的原因。這個就是第二個大家都想問,又不敢問的可能性。

雖然現在很難一口咬定上海市政府有涉及土地腐敗,又或者上海市有中央領導包庇,所以可以”逍遙法外”,但是,說上海是完全沒有圈地內情,相信佷少人會相信吧。

事實上,連國土資源部一位調研土地執法問題的幹部也表示,如果碰了這根“高壓線”不用付出身敗名裂的慘重代價,想根本遏制非法佔用土地就難以實現。

近年,上海爆發了連串和土地腐敗有關的醜聞和爭議性事件,無可否認,這連串事件已經對上海的國際形象構成形影響:上海市商人周正毅涉及土地腐敗,拖欠拆遷戶賠償,以及非法銀行貸款被捕,但各涉及單位對事件一直也是隻字不提,而代表拆遷戶苦主的律師鄭恩寵,更是給上海市當局以”泄露國家機密”罪名判刑三年。上海市要保護上海以至全中國的國際形象,必須實行陽光政策,把問題交代清楚,如果有領導涉及腐敗,領導也不應護短。(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反圈地風暴震動中南海
亞洲時報﹕ 奸商貪官勾結巧取豪奪
外資商業在中國將分級管理經營環境出現巨變
青竹: 江家班依仗槍桿子反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