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圈地暂告一段落 上海没有违法圈地?

标签:

【大纪元12月3日讯】亚洲时报夏海龙12月2日报导﹐ 中国政府11月29日公布了全国反圈地调查的结果,但事情似乎绝不简单:调查组公布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圈地细节,唯独是上海的情况却只字不提。更加奇怪的是,国土资源部在同一天放话,意有所指地表示要让地方贪官”身败名裂”。

为了打击非法圈地,中国总理温家宝下令,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建设部、审计署组成的10个联合督查组,从8月8 日起开始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进行联合督查。

督查组第一个调查的地方就是上海;可是,在11月29日的公报中,却只有山东,淅江,江苏和北京的圈地情形。之前中国媒体对上海的疑怀圈地情形有详尽的报导,督查组的公报,非单没有澄清外界对上海圈地情况的疑问,还会加深了外界对上海市领导的质疑。

现阶段,外界其实很难全面掌握内里隐情,但根据中国媒体较早前的报导,应该是有两个可能性。

第一个可能性是,上海市不是没有圈地,但是上海政府方面却巧妙地利用了法规的漏洞,令督查组无从把这些情形纳入非法圈地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督查组虽然没有公报了上海市的情况,但却没有排除有人利用了种种手法,钻营法规的漏洞。

早在3月11日,经济观察报发了一则新闻指:”目前,上海市的土地资源已经所剩无几” 。报导提到,”一块1000万的地,只要付100万就可以一直拖着,因为镇政府可以通过拖延土地使用证、房屋建设证等办法将正式拿到土地的时间往后推,直到找到真正的开发商”。报导还说,虽然中央政府有文件规范大片土地的审批,但地方政府还是轻易找到漏洞。”土地的买家和当地政府往往把一大块土地分割成好几个小块,一块块拿到区一级别政府去批,其实这些地都是连在一起的”。

第二个可能性是,督查组的调查遇上一些政治阻力无法顺利开展。国土资源部发言人王世元在公报前后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地方政府在土地占用方面犯法难以查处或者处理偏轻则是许多人敢摸高压线却未受损伤的重要原因。”《经济参考报》甚至表示:”这些年土地违法大案要案多次发生,但真正受到查处的政府官员寥寥无几,甚至出现’明受批评,暗得实惠’的怪现象。”

王世元虽然未有表示”难以查处”或”处理偏轻”是由于什么原因,但熟悉中国官场的人都知道,在很多情况下,犯事者官阶过高或者”有后台”都是很多腐败大案没法查办下去或草率了事的原因。这个就是第二个大家都想问,又不敢问的可能性。

虽然现在很难一口咬定上海市政府有涉及土地腐败,又或者上海市有中央领导包庇,所以可以”逍遥法外”,但是,说上海是完全没有圈地内情,相信佷少人会相信吧。

事实上,连国土资源部一位调研土地执法问题的干部也表示,如果碰了这根“高压线”不用付出身败名裂的惨重代价,想根本遏制非法占用土地就难以实现。

近年,上海爆发了连串和土地腐败有关的丑闻和争议性事件,无可否认,这连串事件已经对上海的国际形象构成形影响:上海市商人周正毅涉及土地腐败,拖欠拆迁户赔偿,以及非法银行贷款被捕,但各涉及单位对事件一直也是只字不提,而代表拆迁户苦主的律师郑恩宠,更是给上海市当局以”泄露国家机密”罪名判刑三年。上海市要保护上海以至全中国的国际形象,必须实行阳光政策,把问题交代清楚,如果有领导涉及腐败,领导也不应护短。(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反圈地风暴震动中南海
亚洲时报﹕ 奸商贪官勾结巧取豪夺
外资商业在中国将分级管理经营环境出现巨变
青竹: 江家班依仗枪杆子反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