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鄒族勇士遇上芬多精 特富野古道.散步春天的森林

自由時報記者郭孟君╱嘉義報導

人氣 10
標籤: ,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8日訊】位在阿里山區的特富野社與達邦社是鄒族現存的兩大社群之一。在鄒族世代流傳的神話中,相傳在上古時代,洪水淹沒了大地,鄒族的祖先因而遷居到玉山頂避難。等到大洪水退去後,天神才率領族人下山,並在特富野建立第一座「庫巴」(Kuba;男子會所)。

族裡的長老還相信,那條通往玉山的特富野古道,就是天神率領鄒族祖先下山的路徑。
神話指涉的這條特富野古道,目前可從海拔兩千四百公尺的自忠通往海拔一千七百一十公尺的特富野。大洪水神話的痕跡雖然難以查證,但數百年來,特富野古道一直是鄒族前往塔塔加和玉山獵場的主要道路。

阿里山林場荒廢後,特富野古道一度人跡罕至。不過嘉義林區管理處最近已經重新把古道整修成森林浴步道,全長六點一三公里,成為一條觀察森林生態,以及了解鄒族文化和阿里山區林業史的最佳途徑。

踏古道
上坡、下坡兩種選擇
走特富野古道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從海拔較高的自忠往特富野前進,另一種當然是從特富野往上爬。建議不了解自己體力的人,或許可以先從自忠的入口開始,以免因為體力不濟,而錯失古道風景。

從自忠進入特富野古道,前面大半路程都是緩降坡,由於過去是森林鐵道的一部分,林管處因而在步道上鋪上碎石和枕木、架上鐵軌,旅人便在枕木步道間數著步伐前進;遇到溪澗,甚至可以直行火車通過的枕木棧橋讓人不禁回想起在鐵路邊上奔跑跳躍的頑劣童年。

然而這個路段最懾人心神的,不是這些仿古的鐵枝路情調,而是在參天的冷杉林底部,散布著一具具檜木的巨大樹根。

穿森林
檜木樹頭述說伐木浩劫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阿里山區大量砍伐檜木,送往日本。特富野古道上舊日的鐵路遺跡,就是日本人為了載運砍伐檜木所留下來的。千年才能長成的十人、二十人合抱的巨大檜木,被一一砍伐殆盡,只留下碩大無朋的樹根。數十年過去,一座一座難以腐朽的檜木樹頭布滿整個山頭,彷彿被摘去生命的精靈無法瞑目。說這裡是「檜木墳場」,也不為過。

特富野社頭目的弟弟汪光男,在日治末期還是個小孩,但是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日本戰敗投降時,管理這個林區的日本人居然放了一把火,把滿山來不及砍完的林木全數燒燬。到現在經過這裡,仔細看步道兩旁山壁上的檜木樹根,有些還留著舊舊的、焦黑的痕跡,令人心疼不已。

後來這塊成為焦土的林區,四○年代以後被大量種上冷杉;不過冷杉在經濟效益消失後,又成了台灣森林多舛命運的另一個活見證。在砍或不砍相持不下的爭執中,這片已有四、五十年樹齡的冷杉林,未來還看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濃濃的芬多精,讓特富野古道分外吸引人。

石階路
四千多階步步都清新
過了冷杉林,也到了森林鐵路的終點,才過三分之一的步道開始急行向下,從這裡到特富野出口,總共要走四千四百三十二階。隨著海拔高度降低,四周的林相也從針葉林、針闊混合林,而逐漸過渡到闊葉林;鳥類、蝶類也多了起來。

由於特富野古道幾乎都是在蔽天林蔭中行走,空氣清新、路況良好,腳力好的話,走到特富野僅約兩小時,在兼顧運動量的情況下,是條十分怡人的健行路線。(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家推薦搭機前吃這種水果 讓飛行更舒適
什麼是鳥擊? 飛行員應該如何處理?
飛機乘客登機時 空服員有哪些事要做?
為什麼很多航空公司禁止飛行員留鬍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