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 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国的角色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7日讯】举世瞩目的伊拉克战争,以三个星期的速战速决顺利结束。萨达姆专制政权土崩瓦解,以美英为首的盟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此时,伊拉克问题的焦点很快转移到战后重建上。

战后重建伊拉克,商机无限,仅由美国拟定的半年重建内容,就包括:修复半数以上、总长2400公里的重要产经道路和桥梁,达完全畅通;修复5000户房屋,改善城市贫民窟环境,修缮3000栋住宅;修复15%的高压电网,在两个月内紧急运抵550台备用发电机;修复和改善2000至3000间学校,提供12500间学校的书本和教材;让半数、即约1300万伊拉克人民享有基础医疗服务。等等。

外界普遍认为,这一庞大的重建计划,展现了美国提高战后伊拉克人民生活品质的决心。其重建规模,是二次大战之后最大的一次。仅次于当年美国对日本、对德国的重建规模。由于商机巨大,商机诱人,国际上,不管是主战的,还是反战的国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求加入战后重建的行列。争取从这块重建大饼上分一杯羹。

主战阵营坚持由参战的盟国主导重建,反战阵营则主张由联合国主导重建。前者的理由是:为了解放伊拉克,盟军付出了血的代价,更不用说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贡献;后者的担心在于,如果不是联合国主导,他们恐怕被盟国排斥在重建行列之外。

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议案,具有指标意义。该议案将充当反战急先锋的法俄德叙四国排斥在伊拉克重建之外(该议案尚有待总统的批准)。但排除中国参与的修正案却没有获得通过。这表明,中国将坐享重建机会。这一结果,归因于北京当局对伊拉克战争的圆滑态度。

尽管,对内,北京当局始终坚持反美仇美宣传,这一反美仇美的调子和编排,达到近乎偏执和疯狂的程度,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将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过程、战争的结果、以及伊拉克人民的民心向背,几乎都描绘得与客观事实截然相反。北京的“舆论导向”,在相当程度上严重误导和愚弄了国内老百姓。然而,对外,北京当局却投机取巧,两面讨好。表面上看,也属于“反战阵营”,以讨好阿拉伯世界;实际上,暗中与华盛顿达成交易,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予反对,而予以默认。虽然一直在口头上“反战”,却拒不加入法俄德的“大国反战俱乐部”。

萨达姆政权早就洞悉北京的“阳奉阴违”,故十多年里,不愿会见中方的任何官员,连中国驻伊拉克大使,也只是在一次宴会上,抢跟到厕所里,才勉强见了萨达姆一面,不可不谓:死乞活赖。

北京与华盛顿的暗盘交易,呈现一系列结果:中美关系没有因伊拉克战事而受到丝毫损害;

今年,美国破例不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谴责中国的人权状况;美国没有将中国排除在战后重建之外。

至于北朝鲜核危机,北京的态度也十分微妙。初时,北朝鲜突然鼠窜,以核威胁连番挑衅美国,北京无动于衷;但美国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击败伊拉克,令北京大惊,深知美国收拾“流氓国家”的态度是认真的,如果转而攻打北朝鲜,完全可以说到做到。既然中方不可能再愚蠢到搞第二次“抗美援朝”,一旦美国攻打北朝鲜,必使北京陷入尴尬境地,并深受其害。于是,北京终于开始艰苦的私下劝说工作,促使北朝鲜改变态度,启动多边谈判;北朝鲜方面,受伊拉克战争的震撼,心胆俱裂,也一改只与美国直接谈判的顽固立场,同意接受美国多边谈判的条件,顺着北京调解这个台阶,表示愿意与美、中,甚至包括韩、俄、日进行多边谈判。

在对待联合国的角色问题上,北京当局显然持双重标准。对伊拉克危机,北京强调“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发挥安理会的作用”;对北朝鲜危机,北京则“反对提交联合国,反对安理会介入。”由此可见,对联合国这面大旗,即便是北京当局,也是需要时扛上,不需要时则抛弃。

所以,法俄德中等国主张“由联合国主导伊拉克战后重建”,只不过是掩耳盗铃,企图抢夺对伊拉克重建大饼的控制权。
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不可能没有优先顺序。支援解放伊拉克、并为战争付出代价的盟国,理所当然要获得重建先机。那些虚伪反战的国家,则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冷落。如果不是将它们完全排除在外,至少也要让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坐冷板凳”。实际上,如果不是法俄德等大国“坚决反战”,萨达姆政权未必对抗到底,有可能自动下台,避免战争。换言之,法俄德等国,对战争的爆发,负有相当责任。

联合国连自身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决议都无法坚守如一和贯彻始终,实际上纵容了萨达姆政权的为所欲为。联合国此举,实属“自甘堕落”,试图主持战后重建,说不过去。

战事一结束,法俄德就一改反战立场,分别急于与美英谋求关系改善,尤其争相与美国“套近”。法国总统甚至主动给美国总统打电话,表达“诚意”。这一骤然转变,也表现出法俄德等国反战的虚伪。难怪连萨达姆政权的官员在战前都直言不讳:法俄德反战,是基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考虑,绝非为着伊拉克。

北京倒是用不着象法俄德那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中国一定有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的机会,不确定的只是,这一机会的大小和多少。

—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陈劲松:“政治协商会议”变“利益协商会议”
朱镕基下台: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转向
陈劲松:香港祸不单行
陈劲松:伊拉克战争:速战速决,有利于中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