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茉莉:瘟疫、希望和人道主義

---從中世紀看今天

茉莉

人氣 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6日訊】在馬爾克斯的小說《百年孤獨》里,有一艘船因瘟疫而不能靠岸,正如我們海外華人的目前處境。因為故鄉流行的薩斯病傳播到了歐美,我們在异鄉他國更感隔膜。瘟疫給我們帶來巨大恐懼和震惊,也帶來新的省思和希翼。

*在潘多拉的盒子里放出“希望”

中國向世界傳播瘟疫似乎不是第一次了。据說歐洲十四世紀爆發的嚴重鼠疫,就是從中國途徑中亞、中東,到達東歐的。當時鼠疫得以傳播的客觀社會條件,是發達的海上商路和東西貿易車隊。

今天中國的薩斯如此迅速地流行到西方,也与現代世界各國航空交往頻繁分不開,但如果中國目前的政治體制沒有与之配合,這种瘟疫也許早就在國門之內得到了控制。正如世界各國媒體都指出的這一點:正是中國政府惡意壓制新聞,刻意隱瞞真相,才導致整個國際社會受害非淺。

這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疾病、災難、禍害像黑煙一般冒出來,通過天空和海洋,日夜夜在人類中蔓延、肆虐,而“希望”卻被留在了盒中。現在是放出“希望”的時候了,這個“希望”就是新聞自由,只有最真實、透明而快速的信息,才能使人類不被瘟疫毀滅。

我的一位年邁的香港朋友說,面對薩斯肆虐他每日流淚,盼望專制政府能夠改變漠視人的生命的做法。不僅是他,被中國政府的謊言威脅安全的全球各國,都急切希望中國能夠成功地進行政治改革。

*黑死病曾使歐洲人文精神覺醒

古代中國的瘟疫橫行時,人們習慣搖著鈴鼓嚇退瘟神,這种儀式,和歐洲中古世紀的麻風病人搖鈴警告行人有相似之處。但与中國人不同的是,一次又一次從鈴聲中惊醒的歐洲人,把瘟疫變成改造社會的深刻動力。

當中世紀的黑死病使三分之一的西歐人死亡之后,其社會文明發生了巨大而全面的變遷:宗教產生了解釋苦難的新教義,農奴得以解放成為自由勞動者,衛生革命一次又一次展開,---。就連著名的文藝复興,也是由黑死病蔓延的契机而產生。

在黑死病猖獗之前的中世紀,人的生命是不被重視的。在教會的嚴格壓制下,人不過是上帝的無足輕重的奴隸。由于黑死病造成普遍的死亡,一种新的人文精神也隨之覺醒。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死亡是作為把人引導到生命的最高峰,并使生命第一次具有充分意義的東西出現的。”

歐洲人文主義文學的第一部代表作《十日談》,其作者卜伽丘就是在中世紀黑死病的高峰期完成此書的。作品一開頭即描述1348年發生在意大利的可怕瘟疫,它要求人們重視現世的幸福和個體生命的存活。可以說,人類自覺地意識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就是從文藝复興開始。人性結构中的理性、非理性,人類追求的自由權、平等權,從“人文主義”到“人道”、到“人權”。一切關于人、人類的探索,莫不始于此。

一場造成巨大死亡的黑死病,卻迎來了人類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文藝复興時代。如果中世紀的瘟疫能夠給歐洲帶來那么多的改變,今天這場源自中國走向全球的薩斯,除了恐懼和死亡,還能給我們中國人帶來其他一些有价值的東西么?

*醫生首先舉起人道主義旗幟

當中世紀黑死病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時,歐洲的醫生們找不到救治辦法,他們紛紛逃离瘟疫,只有獻身上帝的基督教教士留在城市,為死去的人做祈禱,使病人在臨死前得到精神上的安慰。而后,文藝复興帶來科學的發展,醫學倫理學隨之在歐洲產生,這种職業倫理學被視為是“人性的知識”与“廣泛的道德責任”之間的綜合,醫院這种新興机构繼承了基督教的人道博愛精神。

加繆的小說《鼠疫》是一首人与瘟神搏斗的動人哀歌,也是獻給人道主義醫生的一曲頌歌。故事發生在一個北非的小城,那里發生了一場歷時一年的鼠疫之災,人們在与世隔絕的恐怖气氛下,經歷了恐懼、焦慮、痛苦以及生离死別的折磨。《鼠疫》中的主人公里厄醫生在絕望之中,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力量,奮力与那吞噬千万無辜者的毒菌抗爭。最后,鼠疫消滅,小城重獲安宁。
>
> 正如羅曼羅蘭稱法西斯為“褐色瘟疫”一樣,加繆這部寫于二戰期間的《鼠疫》,也是把法西斯暗喻為“鼠疫”,他呼吁人們人不要坐以待斃,而應當積極投身到自由斗爭中去。小說中的里厄醫生不是孤軍作戰,他的朋友塔魯發起成立志愿防疫組織,老醫生卡斯特爾的妻子本來已經外出,在封城以后又回到城里,与親人共患難,---。這一切使人們認識到:只有通過一些道德高尚、富于自我犧牲精神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反抗肆無忌憚的瘟神,人類社會才有一線希望。

大半個世紀過去了,加繆筆下描寫的情景在亞洲的現實中出現。當薩斯疫情發生時,竟然也是中國和香港的醫生,首先舉起人道主義的旗幟。例如,香港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抗SARS隊,在醫護人員不幸染病的情況下,仍然面對危險不退縮,默默工作努力對抗病毒。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的蔣彥永大夫卻不只是和病毒戰斗,他對抗的是一种更為可怕的“政治病毒”---中國政府散布的巨大謊言。目前,蔣彥永大夫已經成為中國人崇敬和感激的民族英雄,他的“關于SARS的證詞”已經廣泛流傳。在證詞里,他呼吁新聞界說:“你們也能努力為人類的生命和健康負責,用新聞工作者的正直呼聲,參加到這一和SARS斗爭的行列中來。”

應該響應蔣大夫的呼吁的,不僅僅是新聞界,而是我們全體中國人民。這是一場決定生死的抗爭,現實已經證明:沒有新聞自由就等于死亡。如果一場如此可怕的災難還不能震動我們中國人的神經,不能喚醒我們被剝奪言論自由的痛楚,不能鼓勵中國人一起在絕望中抗爭,那么,我們就沒有葬身之地了。
原載《開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