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改」加油! 加油!加油!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0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永昌台北十日電﹞陳水扁今天在總 統電子報的「心情筆記」單元再度以「『教改』加油! 加油!加油!」為題指出,教改的目標在於教育環境要 開放、義務教育最優先、升學主義要打破和大學教育是 投資,以這四個目標來檢視,教改是非常成功,完全改變台灣教育的面貌。

陳水扁說,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學校網界博覽 會」在五月十日公布了公元二千零三年得獎的名單,台 灣的中小學生從全部七十二個獎項中,囊括了四十一項 ,遠遠超過第二名美國隊的十四項。

無獨有偶,台大資工系的學生,幾天前參加第四屆 「全美電腦軟體設計決賽」,也打敗了三百多位來自全 世界各大學的菁英隊伍贏得總冠軍。這些優異的成績, 不但顯示台灣各級學校的學生,比起其他國家毫不遜色 ,同時也展現了台灣教育的成果。

陳水扁表示,差不多十年以前,為了減輕學生的負 擔,並建立一套更符合人本思想的教育體系,政府開始 推動「教改」。但隨著「教改」的目標逐漸完成,各界 對「教改」批評的聲浪也愈來愈高。當然「教改」在執 行上有許多不盡令人滿意的地方,但對於「教改」目標 與內涵的缺乏瞭解,以及刻意將「教改」的爭議泛政治 化,是今天「教改」所面臨最主要的困境。

他表示,「教改」到底在改些什麼?他想大部分的 人都只會想到「多元入學」和「九年一貫」,其實「教 改」所追求的理想是更深刻,所涉及的議題是更廣泛。 簡單地說,「教改」的目標在於:「教育環境要開放」 、「義務教育最優先」、「升學主義要打破」、「大學 教育是投資」。如果我們用這四個目標來檢視「教改」 的推動,事實上「教改」是非常成功,它完全改變了台 灣教育的面貌。

以「教育環境要開放」而言,陳水扁表示,我們的 校園從來沒有比現在更民主、更自由,不但校長要公開 遴選,老師和家長也有更大參與的空間。學生不再受軍 事化的管理,而教科書也不再充斥著政治的教條。

「義務教育最優先」,他說,義務教育不但是國民 的義務更是權利,任何人不因任何社會、經濟,或身心 障礙的理由,可以被剝奪受教的權利。過去近十年,政 府每年投入大量的經費用於改善義務教育的環境,國中 與國小將分別於九十六及九十二學年度將每班的人數降 到三十五人,而國小也全面實施英語和電腦教學。而義 務教育的延長,不論是向下延伸,或是實施「十二年國 教」都將是未來施政最優先的重點。

至於「升學主義要打破」,陳水扁說,這牽涉到主 、客觀環境的改變。主觀上必須打破「萬般皆下品、唯 有讀書高」的迷思,而客觀上則需要增加大學入學的名 額,紓緩升學的壓力。現在大學的窄門幾乎完全打開, 只要想唸,幾乎都有大學可唸。而以往過於艱澀、偏重 記憶的聯考,也由重視理解、難易程度標準化的基本學 測所取代,儘量減少考試對教學的干擾,積極導正高中 的教育。

陳水扁強調,「大學教育是投資」,這是未來的趨 勢。最近常有人說;「不要讓大學學費變成新的窄門、 不要讓貧窮變成世襲。」這樣的講法根本是「倒果為因 」。過去只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人能唸大學, 許多人很早就選擇就業,而不再升學。今天將近百分之 八十的人能唸大學,不但延緩了就業的時間,也加重了 父母教育子女的負擔。是因為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唸大學 ,才凸顯出教育經費的問題,學費從來沒有阻礙過社會 階層的流動。

他說,台灣一向採低學費政策,不但最好的大學往 往是最便宜的大學,同時為了縮小公私立大學學雜費的 差距,政府每年獎、補助私立大學的經常費用,最高可 達到百分之二十,這在世界各國是非常少有的例子。隨 著愈來愈多的人選擇繼續升學,就應該把大學教育看成 是一種投資,必須事先做好財務的規劃,而政府也會儘 量降低助學貸款的利率,提供更多在校工讀的機會,或 是推動各種建教合作的計畫,具體地幫助大家籌措求學 的經費。 陳水扁指出,「教改」是有目標、有方向的,但同 樣也有它的侷限性。「教改」希望人人快樂的學習,但 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唸台大。「教改」希望提供每個人發 展的機會,但不可能免費讓所有的人唸大學。「教改」 希望學習更多元化,升學的管道更暢通,但不可能完全 抹去社會競爭的本質。當我們充分瞭解「教改」的目的 ,並正確地評價「教改」,這就是對「教改」最大的支 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