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改什麼?

駱明慶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4日訊】最近,一個以「饒了孩子吧」為訴求,名為「快樂學習教改連線」的「新教改」團體出現了。雖然該團體在「快樂學習」之外的主要訴求尚不清楚,但是在社會整體對現形升學制度不滿的氣氛中,似乎頗引起一些注意。甚至有人認為,此一「新教改」的出現,恰好宣告了自「四一○」開始,教改十年的徹底失敗。

快樂不等於教改

活在台灣,每個人都有十數年在升學階梯中匍匐前進的經驗,信手拈來也都可以說出許多「教育有問題」的例子。不過,即使是許多關心教育的人士,在超出個人與子女的求學經驗之外,對於整體教育體制的瞭解,其實都相當片段而侷限。

當然,由關切子女福祉的角度出發「快樂學習」的教改訴求,自有其正當性。只是,當感覺要變成政策之前,有幾個問題必須先釐清。首先,所謂不快樂,是現在不快樂?還是和教改之前的小孩比起來,現在的小孩比較不快樂?大部分的家長,回答的其實應該是前者,而沒有比較的基準去回答後者的問題。

其次,造成學生不快樂的源頭在哪裡?只是因為升學制度「多元化」之後,必須面臨更多選擇的壓力嗎?人們談論過去十年「教改」的問題,大多由自家小孩的經驗了解到升學方式的變化,反而忽略了過去十幾年大學倍數擴張,對紓解升學壓力的貢獻。此外,國中小學生不快樂,除了升學壓力之外,也和中小學幾乎全是公立學校,教師幾乎沒有誘因讓學生「快樂學習」有關,我們如何期待不需面對消費者選擇壓力的中小學,提供學生好的學習環境。

管制才是問題源頭

其實,我國教育制度的最大特徵是,政府對升大學機會的管制,以及對公立學校的鉅額補貼所造就的「低學費」政策。大學機會的高度管制,才是升學壓力的真正源頭。上大學可以提高所得並促成向上流動,人們當然竭盡所能去爭取這些被限制的機會。另一方面,政府對公私立大學補貼的巨幅差異,即使在大學機會擴張之後,仍使得學生有相當大的誘因去競爭公立大學的機會。

教改,當然是要改變現在的教育制度。問題是,不論由「使孩子快樂」的感覺或「照顧弱勢族群子女」的想法出發,都必須對我國教育體制的基本事實有清楚的瞭解,才能深入談論「教改」是要在什麼樣的現實上,進行什麼改變。任何政策改變的建議,都必須先推估新政策將如何影響學校、老師、學生與家長的誘因結構,對人們的反應有所預期。然後,還必須評估這些新政策帶來的可能改變,是否真能達成教改的原始目的。──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十年前,一群熱中教育改革人士走上街頭,自四一○教改聯盟起掀起一系列風起雲湧的教改熱潮;十年後,台灣教育改革卻遭遇推動無力、社會反彈的壓力,又一群對於改革同樣抱持熱誠的人,扛起「饒了孩子們吧!」的旗幟,默默地重新走上街頭。
  • 陳水扁夫人吳淑珍今天上午返回台南縣麻豆國小母校參加畢業典禮,並受頒傑出校友;吳淑珍致詞時肯定政府十年教改,且要畢業小朋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一定要做大官、大人物或賺大錢。
  • 國民黨主席連戰昨天在國民黨中常會表示,當教育無法成為窮人最後一道的正義防線時,多元教改原意已遭受扭曲,目前進行的多元教改是失敗的政策,知識經濟的時代,台灣要避免教育世襲制,淪為「只有有錢人才能受教育」的境界。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德里克‧萊恩(Derek Lane)和林賽‧萊恩(Lindsay Lane)夫婦即將迎來他們結婚23周年紀念日,他們共同培養了一種自我控制和培養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語言是有力量的,規定一家人永遠不說「我恨你」這三個字,這幫助他們的五個孩子專注於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