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反求諸己

宋雲
font print 人氣: 19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7日訊】在很久很久以前,因為有許多猛獸出沒在人們生活的環境周圍,因此大家就組成部落,共同防衛,沒想到,趕走野獸,水災卻又淹沒了人們住的草屋,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辦。

有一個聰明的人叫大禹,他使用「疏通」的方法,經歷了十三年,才逐步將漫天大水化為小河,百姓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

大禹治水成功,百姓們都高興極了,因為他們又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了;許多諸侯認為他是明君,於是前來歸順。

一天,諸侯中的「有扈氏」因故起兵叛變,於是大禹便派他的兒子伯啟去制服他。兩方大軍在「甘」這個地方打了起來,伯啟的部隊大敗而逃。

跟在伯啟身邊的將領們要求伯啟略事整頓後再行出兵還擊。

「不用再戰了!」伯啟擺擺手說。

將領們都覺得奇怪,伯啟為什麼說不用再戰了呢?

「有扈氏擾亂老百姓的生活,我才奉命來圍剿他。大家想一想,我的地盤不比他小,率領的部隊也是最精良的,結果我卻不能完成任務。這是什麼原因呢?」

伯啟頓了頓,說:「因為我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譬如我沒有以身作則帶領屬下,管教部屬的方法也不如他。所以,如果我要讓老百姓恢復安居樂業的生活,我必須先糾正自己的錯誤。」

此後,伯啟認真要求自己,與一般的兵士一同作息,天還未亮,就起來操練,生活變得樸實,並選用有品德和才能的人來商討國家大事。有扈氏從其他諸侯那裡知道了伯啟的改變,不但不敢舉兵來犯,反而帶兵前來歸順了。

《論語﹒衛靈公》中提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反求諸己,意即從自身去找原因,看看自己那兒做的不對,從而修正自己。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朝宋高祖平定了東晉的桓玄後,讓劉毅做撫軍荊州刺史。劉毅到荊州,就召見牧牛寺的寺主。說寺主藏匿了桓玄家的兒子慶在寺裡做和尚,殺了寺主和另外四個僧人。後來,劉毅夢見被殺的和尚說:“你為什麼枉殺我們!我們已經向天帝稟告,恐怕你也活不多久了。”
  • 文帝嘆息曰:“我不知佛的威力是這樣大。”第二天,下命御廚不要用雞蛋做飯。於是頒布詔書於郡國:在各個廟宇裡塑造觀世音菩薩像。
  • 唐朝大歷末年,洛陽惠林寺有個和尚叫圓觀,他擅長田園之藝,也很富有。他除了修佛之外,還精通音律。當時的人都稱他富和尚,但不知他來自何方。
  • 編者按: 天災象一面鏡子,反映出的人間百態,真与偽,善与惡,無不纖毫畢現。為民造福者有之,瞞災不報者有之、視災而不見者有之……
  • 擅於相術的令史奚三兒對崔元綜說:「您從現在起六十天以內,會被流放到南海;而且六年之中有三次劫難,不過您都會倖免,逃過一死……」
  • 唐太宗李世民在顯達前有兩位好友,他們向登基後的唐太宗求得了一官半職,沒想到後來不僅無福消受,還賠上一命。
  • 為世代傳頌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獨領風騷,無与倫比。究其因,則是因為唐太宗的圣德所為。以下兩則貞觀初期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將一個為民而懮而思的具成湯王之德的君王呈獻在我們面前。
  • 為世代傳頌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曆史上獨領風騷,無與倫比。究其因,則是因為唐太宗的聖德所為。從以下的歷史紀錄中即可見一斑。
  • 冥冥之中,我們的命運隨著我們每個人呱呱落地來到這人世間,就已定好了。看起來我們的命運已不為我們自己所掌握,實際上,命運是由我們自己主宰的。當我們用善念來主掌我們的言行,命運就會隨之而變。這就是為什么劉備臨死時告誡儿子阿斗說:“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裴度的故事即是對這一古訓的最好的詮釋。
  • 為世代傳頌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曆史上獨領風騷,無與倫比。究其因,則是因為唐太宗的聖德所為。從以下的歷史紀錄中即可見一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