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掉電視 日子更好過

陳怡文、陳柏年整理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4日訊】陳彥玲老師家中十幾年來都不看電視,她是怎麼做到的?她有沒有資訊焦慮?她的小孩和同學相處會不會有落差?彥玲老師日前接受教育廣播電台的專訪,暢談她如何遠離最令父母頭痛的媒體污染,使孩子免於電視效應,營造純淨的生活環境。且聽她一一細說從頭……

自我負責的生命態度

教育學養、資歷豐富的陳彥玲老師,常被人冠以「專家」的頭銜。然而她卻為專家下了一個嶄新的定義: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美好的家,「專家」就是「專」門帶領人們回到自己心靈的「家」;讓孩子清楚生命是珍貴的、自然而然的展現生命的美好。因此她的許多建議是從「返本歸真」的角度出發,感覺格外中肯、珍貴。

彥玲老師家中近十年沒有電視,出門也沒有手機。她說:「我在美國是研究『兒童發展與特殊教育』,出國前在台大醫學院論文寫的則是『孩子的閱讀成就與家庭因素之間的關係』,所接觸的文獻或研究結果,都顯示媒體對孩子的影響是負面大於正面。」由於無法二十四小時陪在孩子身邊,一一揀擇與把關資訊來源,彥玲老師在衡量購買手機、電視給孩子的後果與責任之後,愉悅地摒棄這個需求。她說:「我覺得這是我自我負責的一個態度。」

電磁波的不良影響

日本江本勝博士所作的水結晶實驗發現,將放在電視旁邊的水拿來作高速攝影處理後,發現這水分子是無法結晶的!人的身體有百分之七十是水,兒童的身體,水分所占的比例更高(所以孩子的皮膚才會水水嫩嫩的),從這裡就很明顯可以看出電磁波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缺乏雙向溝通,讓人變冷漠

彥玲老師指出不管是媒體也好、故事書也好,都是一種工具。這些工具到底要帶領人們往哪個方向去,是很重要、要小心釐清的部分。電視本身是種缺乏雙向溝通的媒體,沒有互動與行動的要求。研究發現在電視機前坐久了,人們會覺得電視上播出的內容跟他沒有什麼關係,比如說911這麼一件國際大事,由於畫面不斷地重複播映,反而讓人變得漠然,不會有「我必要起而行做點什麼」的想法。

看不見的危機:急促

在美國,新聞主播必須將稿子改寫成小學二年級可以聽得懂的英文,仔細去聽美國的新聞,會發現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和節奏都沒有台灣那麼快。彥玲老師常常建議家長做個實驗:把電視新聞開著,但眼睛不要看,仔細聽一段時間,會發現呼吸開始急促,因為台灣的新聞語言節奏都很快。彥玲老師在精神科工作,很清楚如果人長期處在一個比較急促的環境,精神比較容易緊繃。在緊繃的狀況下,人的免疫力會下降,而免疫力一旦下降,也就更易被一些感染疾病所侵襲。

電視節目帶來的影響,除了看得見的,還有看不見的,需要父母親特別留意。

透析兒童節目的價值觀

彥玲老師承認兒童節目還是有不錯的製作,但畢竟都只是工具。當家長提供這樣工具時,要有自我負責的態度;也就是說在選擇工具之前,是不是真的仔細瞭解過此媒體的背後,意圖建構哪一種價值觀?如果是一些訴求比較不清楚的,孩子可能就會在價值觀上產生混淆。

一九八五年聯合國曾經提出一個警告:二十世紀所有在地球上的政府,必須花費最多的人力、時間、政策來面對人類的三大難題。這三大難題分別是「價值觀」、「倫理」及「道德」的敗壞。然而才過了十五年,二○○○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人類當今三大疾病:「癌症」、「憂鬱症」與「愛滋病」。而這三個疾病跟之前提的人類的三大難題,有直接的相對關係。

由於電視成為現代生活最強大的價值觀傳播權威,父母面對揀擇電視節目時,能不特別慎重嗎?(待續)

(本文受訪者陳彥玲曾任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科研究員、政大教育學程特殊教育召集人、台北市西區中輟生輔導計畫督導、台北縣七星區輔導團督導,現為台北縣市教育局教師研習教授)

資料來源:教育廣播電台「媒體觀察站」節目。

──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0月14日訊】(法新社亞利桑那州坦佩市十三日電)在距投票僅剩三週時間之際,美國總統布什和民主黨挑戰者凱瑞今天準備迎接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冀望在幾乎勢均力敵的白宮寶座激烈爭奪戰中脫穎而出。咸信屆時將會有數千萬觀眾收看關係重大的布什和凱瑞第三場對決,究竟誰最終能在日趨熾烈的選戰中勝出,目前仍難逆料,因為到底那一位候選人略勝一籌,各項民調結果呈現相互矛盾情形。
  • 〔自由時報編譯張其賢╱綜合13日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大選前最後一場候選人電視辯論會13日在亞歷桑那州立大學舉行。兩位候選人布什和凱瑞的選情最近呈現勝負難分的纏鬥狀態,因此雙方都希望靠這場辯論會拉開領先對手的差距。預料這場辯論會的焦點將放在經濟、稅制、健保等內政議題上,布什的策略將是強調凱瑞的自由派大政府色彩,凱瑞則將抨擊布什的政績,並把政策具體內容說清楚講明白。
  • 自由時報編譯吳直耕自從甘迺迪與尼克森一九六○年在美國總統大選的電視辯論會交鋒後,一般而言電視辯論會在美國總統大選即不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但今年民主及共和兩黨候選人聲勢之接近,為近幾年所未見,布什總統及凱瑞參議員的一對一電視辯論會因此成為電視黃金時段最扣人心弦的戲碼。專家表示,兩人在電視辯論會的表現大有可能影響今年的選舉結果。
  • 美國總統大選前最後一場候選人電視辯論會10月13日在亞歷桑那州立大學舉行。第三場的辯論對雙方至關重要,預料焦點將放在內政議題。兩位候選人的選情最近呈現勝負難分的狀態,因此雙方都希望靠這場辯論勝出對方。
  • 伊斯蘭最尊貴的齋戒月(RAMADAN)即將來臨,根據阿拉伯衛星電視台報導,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埃及和科威特等國家已宣布今年的齋戒月將自本周五的10月15日開始。
  • 美國總統選舉的最後一場辯論會於10月13日晚,在亞利桑那大學的Gammage Auditorium 舉行,許多關心選情發展的民眾收看這場辯論。
  • 伊斯蘭最尊貴的齋戒月(RAMADAN)即將來臨,根據阿拉伯衛星電視台報導,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埃及和科威特等國家已宣布今年的齋戒月將從10月十五號開始。
  • 第三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登場,布什與凱瑞進行選前最後一次的正面交鋒。電視辯論前民調顯示兩人受支持度仍無分軒桎,更讓選情無比緊繃。
  • 美國總統布什和他的民主黨競爭對手凱瑞已經結束大選投票前的最後一場電視實況轉播公開辯論。媒體稱這是決定性的一場辯論。
  • 伊拉克戰爭顯然是無法不談的議題。美國總統大選電視辯論進入第三場,主題原應鎖定在內政,但雙方仍難免就伊戰問題和國土安全再度發表意見互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