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愛宗:2005年我們訂什麼報刊?

昝愛宗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2日訊】又到了訂報紙的季節,什麼報紙才是最受民眾歡迎的報紙呢?什麼報紙才讓我們覺得花這個錢值得呢?

我想,肯定沒有那個傻瓜蛋會說,他們的報紙不是辦給民眾看的。因為這樣說就註定自絕於民眾,走上死亡之旅。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這樣的,雖然不是辦給民眾看的,但他們不敢這樣說。所以這樣就造就了一些報紙,以辦給民眾看的名義,其實是辦給官老爺看的,官老爺是不會自己掏腰包去消費的,只能以某種形式發行出去,比如攤派,最終是民眾消費,但民眾從來不喜歡看。真是無奈。

既然是辦給民眾看的報紙,為民眾服務的報紙,不應該反民眾而行之。報紙,最關鍵的不是宣傳某種政策,而是客觀真實地反映現實世界,同時兼顧宣傳人間真善美,抨擊、揭露假惡醜。新聞界,應該永遠充滿活力和朝氣,而不是處處充滿教條和老爺作風。這些作風早是應該淘汰的東西,充滿烏煙瘴氣,令人厭惡。

如果把報紙辦給機關報,辦成宣傳報,辦成老爺報,說直接了就是不拿民眾當回事,也就是不尊重新聞工作,甚至是粗暴地干涉或無理限制民主知的權利。我記得有人這樣理解老子的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眾有天賦的自由權利,民眾行使自己的天賦人權,應該“由之”,就是自由之,法不禁止即可處處由之。如果不讓民眾“由之”,應該告訴他為什麼,讓他“知之”。如何告訴他,就是通過公開的方式,比如創立辦給民眾看的報紙,或者民眾自己辦的報紙。

既然為民眾說話是一種社會現實必須,社會正義的體現,國家機關,政府部門,以及所以涉及公共利益的單位和部門,在接受公眾媒體調查的時候,不能橫加阻攔,更不能如此加以警告:“你要來,先到宣傳部門登記,然後帶介紹信、記者證,少一樣都不行” ,或者是:“這裏也保密,那裏也保密,任何材料也不能提供”,記者採訪,面對的現實是一問三不知,無可奉告。比如新創刊的《新週報》記者最近到“群貪雲集”的黑龍江省委門口採訪,僅僅是拍幾張大門口的照片,就被省委高素質的保衛處幹部阻止,已經拍的數碼照片也要一一刪除。如此強姦記者,如此威脅和迫害記者,難道省委不是人民的省委?省委大門口也保密?這與我們任何一個城市的大街一角需要“保密”,垃圾桶、公園需要“保密”有什麼區別?如此想怎麼限制記者就怎麼限制,又有什麼民眾的報紙可言呢?難道民眾就不喜歡看客觀真實的東西,而喜歡看造假和粉飾太平的東西?

記得有一位記者朋友這樣說,某地有一個很奇怪的規定,凡機關、學校、工廠、碼頭、倉庫、港灣、樓房等等都不准拍照,而實際上,數以萬計的老百姓卻可以背著照相機自由拍攝。而一旦知道某些人是記者,有關部門就會行動起來,防止記者把不好的東西拍下來帶走,或者登在報紙上,如果當地有民眾幫助記者,把真實情況提供給新聞界,就會得到某些權力部門的警告:“誰影響某地一陣子,我就影響他一輩子。”所以,有些時候,一些記者朋友為了拍照,經常被沒收照相機,被帶往派出所、保衛科等地方,儘管他們出示了全部證件,說了千言萬語,但仍免不了膠捲被曝光,數碼相機中的照片被刪除,或者被暴打一頓,真是無奈加無奈,在那裏幹記者工作苦不堪言。

其實,這種反新聞的作風在中國大地上是有傳統的。有些領導幹部,其腦子裏的東西無不都是這樣的糨糊:新聞要防止“西化”,防止顛覆、滲透,以及反和平演變,新聞是有階級性的,報紙是教科書——至於是教育別人洞察社會正義,還是強制灌輸某種教條,事實會證明的,假的就是假的,遲早會被揭穿的。

為民眾辦報紙,讓民眾自願花錢買報,就不能辦成機關報。報紙動不動就是機關的下屬部門,言必稱代表官方,面孔隨時板起來,民眾還敢看嗎?報紙天天登公文、指示,“應該這樣,必須那樣”,官腔官調,機關作風,這樣辦報難道不是讓老百姓花冤枉錢嗎?記得《新民報》老報人張友鸞曾經有一句一針見血的話可以借鑒:“新聞在報紙中占頭等重要的地位,現在卻不被重視,大會總結發言,各報往往就千篇一律地登,報紙向著‘月報’‘年鑒’的方向發展。”“‘社論’變成了‘社訓’,使讀者對報紙只是的感覺,是‘嚴師’不是‘愛友’。”日報,日報,就是每日最新報導,如果處處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廢話,又有什麼可以花錢訂閱的價值呢?

我們每個人都是民眾中的一員,我們喜歡看動態的新聞,獨家的新聞,有價值的新聞,我們要求知道除了指示以外更多的東西,不喜歡看報紙上的教條,反感報紙語言處處居高臨下,處處下達指示。原《中國青年報》總編輯張黎群先生曾經說“報紙,實際上擔任了佈告牌、留聲機、翻版書……沒有獨立思考”,報紙不能一窩蜂地發同樣的新聞,要有競爭,刊登獨家獨到的東西,如果某市日報和某省日報一樣,某省日報又與《人民日報》一樣,早報與晚報一樣,本地與外地一樣,這樣的報紙,有一份就足夠了,誰還會訂第二份呢?除非不花自己的錢不心疼。

報紙不能“強迫推銷”,不能“計畫發行”,要讓民眾自願去訂閱。這才是辦報紙的目的,才是辦好報紙的基礎。

所以,羅囉嗦嗦說了這麼說,我只是覺得我們應該有好報紙值得訂閱才是令人欣慰的事情。我根據自己多年的判斷,認為可以花錢訂閱的報紙和刊物有這麼幾種:《雜文報》、《中國青年報》、《財經》、《讀書》、《讀者》、《中國新聞週刊》、《文匯讀書週報》、《參考消息》、上海《報刊文摘》等。新報紙《新週報》、《法制早報》等可以嘗試著訂幾個月看看,如不好就終止訂閱。至於新主編領導下的《南方週末》、發行量達200萬份的《人民日報》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黨報,對於掏自己腰包買單的人來說,訂不訂自便,至於有公費訂閱以及攤派訂閱,能抵制就抵制,不能抵制就由它去吧。(昝愛宗提示:如有好的報刊值得訂閱,值得推薦,本文沒有提及的,歡迎補充,謝謝)

--轉載自《議報》第170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昝愛宗:老祖宗的言論環境比我們今天差嗎?
昝愛宗:中國出了個秦始皇:他的工具是人民
昝愛宗:中國的「戈巴契夫」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