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明目張膽

一鬥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唐高宗時,韋思謙因為人品出眾,被任命為監察御史。

中書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價錢強行購買鄰人田地。韋思謙發現後,立刻上書皇帝。因為證據明確,褚遂良被貶出京城,降為同州刺史。但是過了一段時間,褚遂良又被重用,回到京城官復原職。不久,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把韋思謙貶到清水縣,當一名縣官。

有人勸說韋思謙,但韋思謙一點也不後悔,他說:“大丈夫身處其位,就應該為國家明目張膽,怎麼可以為了自己而庸庸碌碌!”

“明目張膽”原指有膽有識,敢作敢為,後比喻無所顧忌的幹壞事。

(出自《舊唐書﹒韋思謙》)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伍子胥的老朋友申包胥給伍子胥寫信,責備他報仇的手段太過狠毒。伍子胥回信說:“我活在人世間的日子也不長了,就像是一個行路的人,天色已經很晚了,而路途卻還很遙遠,心急之下,就做出了違背常事的事情來。
  • 司馬徽是東漢名士。龐統十幾歲的時候,聽說他的大名,駕車走了二千里路到穎川來拜訪他。到了,見司馬徽正在採桑,龐統從車中探出頭來說:“大丈夫處世,應當帶金印佩紫綬,怎麼能做婦人採桑的事?”
  • 伍子胥出逃吳國的時候,對申包胥說;“我一定要消滅楚國。”申包胥說:“努力吧!你能使它滅亡,我就一定能使它復興。”
  • 漢朝的公孫弘年輕時很窮,在海邊放豬。四十歲時開始學習《春秋》,六十歲時,漢武帝廣招天下賢良文學之士,公孫弘被征為博士。七十六歲時公孫弘當了丞相,封平津侯。雖然貴為三公,但公孫弘生活卻很簡樸,每頓飯只有一個葷菜,把自己的俸祿都給了故人賓客,家裏沒有甚麼余財。
  • 孔子說伯夷、叔齊是“古之賢人”,並說:“伯夷、叔齊不記過去的舊仇,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就很少(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 有一次孟敏背著甑(古代瓦制器皿)行走,不慎失手,甑墜地打破了,孟敏頭也不回繼續向前走。這事被當時的名士郭林宗看見了,問他,他回答說:“甑已經破了,看他有甚麼用?”郭林宗覺得他不一般,就勸說他去遊學
  • 朝廷想派人出使南越,勸說南越王歸順漢朝。終軍主動請求說:“希望陛下賜給我一條長繩,我一定把南越王捆起來,送到長安來(願受長纓,必羈南越衛而致之闕下)。”
  • 元德秀當魯山縣令時,縣裏有個人因偷盜被捕,恰好當時魯山境內有虎為暴,那人請求去縛虎來贖自己的罪,元德秀答應了。官吏勸他說:“這是那人的詭計,他想逃走,你不怕受到牽連嗎?” 元德秀說:“人應該講究信義。如果有甚麼差錯,由我一人來承擔好了,決不連累別人。”
  • 近期,香港最熱播的電視劇集莫過于《楚漢驕雄》,該劇是香港無線台本年度的台慶大戲,現已由中凱文化同步引進內地影碟市場。据了解,該劇不僅明星云集,力邀到鄭少秋、江華、張可頤、吳美珩等當紅影星加盟,而且還在每集開場前請演員穿便服講解一些有趣的成語和典故,果然是寓教于樂一舉兩得。
  • 西漢時,大將軍霍光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後,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近20年,權傾朝野。茂陵的徐福看到霍氏專權,又行逆道,料其必亡,但又不希望見到霍氏敗亡,於是三次上書漢宣帝,望漢宣帝採取措施。但漢宣帝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