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漫步 倪維德

劉玫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月11日訊】倪維德,字仲賢,是吳縣的人,元末明初的醫學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有名的醫生。倪維德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學習,後來也以醫為業,並且以《內經》作為自己的典範。自從宋代大觀年間(公元1107-1110)以來,醫生們治病都一概使用裴宗元、陳師文等人收集、校定的《和劑局方》,舊的方法往往不能治療某些新出現的疾病。他便找了(金人)劉完素、張從正和李杲三位醫學家的書來讀,把他們的方法拿去治病,都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周萬戶的兒子,八歲了還不醒人事,連飢、飽、寒、熱都不知道,還把土炭拿來塞在自己嘴裡。倪維德診斷以後說:“這是‘慢脾風’。脾臟是藏智慧的,脾臟遲鈍,智慧就短少。”於是用疏風助脾的藥劑就給他治療好了。

顧顯卿的右邊耳朵下長了個癭瘤(又名癭瓜瓜),和人的腦袋一樣大,疼痛得難以忍受。倪維德診斷後說:“這是手、足少陽經(三焦和膽)受到邪氣侵擾而引起的。”煎了湯藥給他喝,一個月以後便痊癒了。

劉子正的妻子得了“氣厥”病,有時哭有時笑,人們都以為是鬼怪在害人。倪維德診斷說:“兩手都現‘沉’脈,她的胃脘中一定有東西痞積不通,不通就會引起疼痛。”一問病人,果然是那種情況。他便用生熟水為病人導吐,結果吐出來幾升痰涎,病也就好了。

盛架閣的妻子左右兩邊的肩臂部痒得出奇,並且發展到頭部和面部,沒有辦法止得住,只有用艾灸的辦法可以暫時緩解。經過診斷後,倪維德說道:“左邊的脈‘沉’,右邊的脈‘浮’而且‘盛’,這是食物中五味過盛而引起的。”於是為病人開了方劑,很快就治好了。

林仲實因為勞累過度而得了熱病,體溫隨著太陽的升起和落下而升降,大太陽時體溫就劇烈地升高,晚上退涼後和下雨天就不發燒,這樣的症狀已經持續二年了。經過診斷,倪維德說:“這是由於情志不調而傷及內臟,使得陽氣不能上升,陰火便逐漸熾烈。因此氣溫高時就病得兇些,天氣涼爽時就好轉一點。”他便用李東垣治內傷的方劑去治療,也是立刻就治好了。

他所治療的疾病,大多與以上情形類似。他經常說:“劉完素和張從正兩位醫家,強調‘攻下’法比較多一些,李杲就主要用意調護人的中氣,主張以補中氣為主,這也是隨著時世的推移而必然要產生的現象。”因此他在處方用藥時並不執著於一家一派的學說。

他經常擔心眼科疾病方面的理論和方法蕪雜不全,沒有一本全面的著作,於是寫了《元機啟微》這本眼科專書,又校訂了李杲的《東垣試效方》,兩本書一同刊行於世。他死於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享年七十五歲。

( 出《明史》)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杏林漫步□神醫華佗
杏林漫步   金針拔障術
杏林漫步﹕水仙
杏林漫步 許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