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橡園賞梅憶古道今

世人皆愛梅花香 須知修自苦寒中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日報記者鐘薇華府報導】雙橡園興建於十九世紀,以屋前兩棵並立的橡樹而取名,是喬治復興時代式的建築,座落于華府西北部。雙橡園至今已經歷三世紀的風雨,曾是中華民國大使的官邸。儘管曾受過三年的委屈,終於在一九八二年『完璧歸趙』,歸回中華民國政府所有。從那以來,中華民國的外交使節在雙橡園舉辦了無數次社交活動,接待了成千上萬的客人,每年一度的賞梅活動更是充滿活力,回味無窮。

今年華府的冬天來得早又冷,以往在中國農曆正月就會開放的梅花姍姍來遲。因此,賞梅活動推遲一個月才進行。漫長的冬天憋在屋裡的華府僑胞對戶外賞梅活動興致特高,加上天公作美,上周日(三月七日)陽光明媚,賞梅的人群一大早就來到了雙橡園。孩子們在草坪上嘻戲,大人們提著相機匆匆來到梅樹下取景攝影。儘管賞梅的人們來自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情趣和不同的審美觀點,但都懷著共同的惜春心情,願自己的情感融入溫馨、美麗的景色中,脫離都市的喧囂、嘈雜,享受大自然的清馨與寧靜。

駐美台北經文代表處代表程建人致詞說,此時說什麼話都是多餘的,祝願大家玩得愉快。他說,梅花是中華民國的國花,比櫻花更耐寒冷,更有持久性,象徵著中國人的品德。雙橡園的主人非常熱情,為客人們準備了可口的香茶,精美的點心,還請來了著名的國樂演奏家,為大家演奏古箏曲和二胡曲,給賞梅僑胞增添了無限的雅興。

梅花沒有牡丹的高貴,沒有水仙的嬌柔,沒有秋菊的多姿,三千多年來,卻一直受到中國人的寵愛,尤其是古往今來的詩人、畫家。他們從梅花的孤芳索靜中獲得了創作的靈感,詩人們讚頌她孤高、清廉,不畏嚴寒風雪,給人間帶來秀麗與芬芳。而畫家筆下的梅花,高潔、俏麗、清幽、蒼勁,風韻昂然。

美國梅林總會會長李大為博士是每年雙橡園賞梅活動必到的客人,也是雙橡園首批五十餘株梅花的捐贈人。他說,古人喜歡梅花是因為她在中國新年開放,花美,果子可食用,藥用。古人說『望梅止渴』,每個朝代作戰,士兵到梅樹下可摘梅子止渴。因此,當年每個驛站將士們休息的地方,朝廷都會種上很多的梅樹。梅樹壽命長,能開花結果幾十年。唐朝楊貴妃喜歡吃南方的荔枝,派人騎快馬送荔枝到京城,一路上,就在梅林下休息。

李大為博士說,雙橡園的梅花是寒梅,由于美國海關禁止從國外進口植物,只能從美國西海岸訂購,在雙橡園首批安家的寒梅是他幾經奔波,一九八八年從美國加州訂購運來的。中國人喜歡梅花,是因為它的高貴品格,先眾木而花,先天下而春,這也是移民海外的中國人吃苦、耐勞、奉獻精神的寫照。

美國天主教大學教授聶森從台灣移居美國已有二十多年,他攜同太太也到雙橡園賞梅。他對記者說,梅花以其錚錚鐵骨,冰清玉潔的高尚氣質,贏得大眾的喜愛。我喜愛梅花的美,更崇尚她的志氣。今天與其說是賞梅,不如說是來尋找中國人所崇拜的高貴品德,做人就要像梅花那樣,開時無懼冰雪,落時不戀春光,活得光明磊落。中國大陸一群信仰並努力實踐『真、善、忍』的法輪功學員們無私、無畏,面對強權迫害,做到了『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他們是中原大地的一股清流,是傲雪凌霜,受人敬重的朵朵梅花。

聶教授說,今天我想借賞梅機會將法輪功學員的修煉感想 —『梅花讚』與大家分享:

曾睹大雪壓青松, 亦見梅花開寒冬。 風吹青松挺且直, 雪打紅梅花更紅。
忠義之士如梅花, 面對邪惡仍從容。 世人皆愛梅花香, 須知修自苦寒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鋼琴獨奏會 慶祝五月亞太節
美國首都慶祝法輪大法日 各族裔感恩師父
美國馬里蘭州各級政要褒獎慶賀「世界法輪大法日」
台美生技協會舉辦DC meetup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