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背誦台灣詩採軟性訴求溫情統戰攻勢

標籤:

【大紀元3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十四日電)針對台灣問題,中國總理溫家寶今天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立場,不過他在言談中採軟性訴求、溫情統戰攻勢。他背誦台灣早期抗日英雄丘逢甲與台灣本土文學家鍾理和的詩文,試圖對台灣民眾動之以情,達到「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政治目的。

中國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今天落幕,溫家寶在會後舉行中外記者會,他在答覆媒體詢問時兩次提及台灣議題。

在表達反台獨立場的同時,溫家寶對台灣民眾採取溫情統戰攻勢,吟誦二十世紀初年台灣抗日英雄丘逢甲以及台灣鄉土文學家鍾理和的詩文。

丘逢甲的詩文寫於「中日馬關條約」簽署之後,丘逢甲當時以詩遣懷,感慨台灣割讓給日本,詩文為「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鍾理和的詩文為「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

溫家寶去年在兩會就任總理中外記者會上回答台灣問題時,也曾引用于右任的詩文。不同之處是于右任為大陸籍,丘逢甲與鍾理和則為台灣籍。

丘逢甲(1864年~1912年),台灣彰化人,是中國近代傑出的愛國詩人、教育家,抗日民族英雄。他原名秉淵,字仙根,號蟄仙、倉海,也稱倉海先生,詩文中常自署東海遺民、台灣遺民。「馬關條約」簽訂後,為抗擊日本對台灣的侵佔,丘逢甲親率義軍,與日軍抗爭。護臺失敗後,他內渡大陸,廣興新學,以圖強國。

鐘理和(1915—1960),台灣著名的鄉土文學作家,生於台灣屏東縣世代務農的小康之家。十九歲離開學校後,在父親的農場愛上了一個女工鐘臺妹。因是同姓而遭到父母和社會習俗的反對,離家出走。一九四0年把鐘臺妹接到瀋陽結為伴侶。一九四五年在北京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夾竹桃」,一九四六年回台灣,代表作包括長篇「笠山農場」、短篇「原鄉人」等。

相關新聞
中國八億農民仍被排斥在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之外
中國失業問題嚴峻
中國旅遊業與世界一般水準差距很大
常安:希望下一個講真話的是溫家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