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家批中國兩會宣揚修憲成效毫無意義

標籤:

【大紀元3月1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七日電)中國人大、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兩會」已經落幕,對於官方大肆宣揚修憲的「政績」與「大發展」,旅美評論家陳勁松在大紀元網站發表文章批評,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但因中共框架依舊,修憲內容其實了無新意。

陳勁松認為,中國兩會所謂的修憲只是稍作文字修改,先前渲染最力的「保護私有財產」和「保障人權」入憲純屬紙上談兵;例如,保護私有財產,原憲法已經明定,這次修憲不過把原文中「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修改為「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並增列「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他說,上述文字更動顯然是對當前因強行拆遷和暴力拆遷所激化的社會矛盾而發,但未對「拆遷意願」和「公平」兩項關鍵環節加大商酌空間,只是強調拆遷的合法性,實質而言,僅利官商無益於民。

至於保障人權,僅是在憲法中增加第三十三條第三款共九個字:「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文字極盡抽象、空洞、言之無物,十足的表面文章,與其說是「進步」,不如說是故作姿態,猶如北京當局多年前就已簽訂人權保障國際公約,卻從不遵守,繼續其踐踏人權之能事。

陳勁松指出,中共建政已經八次修憲,姑且不論中國憲法是少數人所製造,毫無民意可言,即使有法也不依,立法者違法、執法者違法就等於藐視憲法。

再如,一九八九年各大專院校學生依據當時憲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條規定,履行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等合法權益,卻遭到當局血腥鎮壓。又如一九九六年兩會通過「教育法」,規定教育經費不得低於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六,亦即聯合國的標準,但當局多年來狂增軍費,窮兵黷武,把教育經費壓縮在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此舉受到國際社會嚴厲批評卻且證明,中國法制,形同兒戲。

相關新聞
餃子裡有針頭 浙江5歲童吃後狂哭不止 引熱議
黑龍江轎車與貨車相撞釀5死 傳死者多是學生
因為信仰遭中共囚禁的父親們
湖南多名城管毆打商戶 現場畫面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