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風吹雨打

一鬥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日訊】杜甫在長安過了十年寄人籬下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了,潼關失守,四十五歲的杜甫去投奔肅宗皇帝,半路被抓,半年後逃出,在彭原郡見到肅宗,被封為左拾遺。不久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三年後,關中大飢荒,杜甫的孩子被餓死了好幾個,生活難以維持,只好棄官逃難到成都,在朋友幫助下蓋起了草屋,過了幾年比較安定的生活。

有一次,杜甫在江邊散步,忽然聞到陣陣馨香,原來是江邊的楸樹零零星星已經開花了。杜甫嘆道:“不如醉裡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不久朋友死了,蜀中戰亂不止,杜甫又開始了四處漂流的生活。

“風吹雨打”比喻對弱小生命的迫害,也比喻嚴峻的考驗。

(出自杜甫﹒《三絕句(一)》)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開始官吏笑卓茂,郡裡專門給卓茂配了精通法律條文的官吏,卓茂也沒有意見。幾年後,密縣人都講起道理來,道不拾遺。漢平帝時,天下蝗虫成災,河南二十多個縣受害,單單密縣倖免。太守親自去看了才相信。“遠走高飛”指尋找出路或擺脫困境。
  • 古人十分注重仁義道德,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會信守諾言,所以有「一諾千金」的成語。而且古人常說﹕「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就是說受到他人的恩惠,應該想著回報,不能忘恩負義。《太平廣記》中就有這麼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在唐朝末年,鄭畋和西門思恭之間注重仁義的事跡。
  • 學習一段時間後,顏回嘆道︰“夫子講的道理,越仰望越顯得高遠,越鑽研越覺得堅深,看似在面前,一會又出現在背後。夫子循序漸進地教我,用語言來打開我的智慧,用禮義來約束我的行為,現在我想停止不學也不可能了(欲罷不能)。
  • 子路手拿寶劍保護著孔子。孔子問他:“子路,為什麼要這樣呢?”子路說:“對待善良的人,我自然會善待;對待兇惡之徒,我當然要自衛。”孔子說:“君子依靠的是忠厚,護衛他的是仁德。不用走出街口,千里之外的人就知道他。遇到兇惡的人用忠厚化解他、用仁德包圍他,何必要用劍呢?”子路就把劍收了起來。
  • 王霸是西漢末年穎陽人。劉秀起兵路過穎陽時,王霸和一幫朋友去投奔。入伍後王霸忠心耿耿,多次打勝仗;在昆陽大破王莽的戰役中,立了大功,因而受到劉秀的信任。劉秀的部隊渡過黃河,在河北邯鄲和王郎作戰時,軍事行動遭到了重大挫折。王郎重金懸賞捉拿劉秀,形勢很危急。
  • 明朝陳仲琳寫了部《封神演義》,說紂王失道失天下、文王、武王得道得天下,其中有許多神奇的故事。
  • 包拯是北宋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端州的硯台很有名,以前的知州借上貢的名義,隨意徵收幾十倍的硯台來巴結上司。包拯到任後,命令只造上貢朝廷的數目,一塊也不能多,老百姓的負擔一下子減輕了。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時,一次契丹在邊境集結軍隊,邊境的州郡逐漸緊張起來,朝廷派包拯到河北調發軍糧。包拯說:“漳河地區土地肥沃,百姓卻不能耕種,邢趙三州有民田一萬五千頃,卻被用來牧馬,請求全部給老百姓耕種。”造福了河北的百姓。

  • 宋武帝北伐時,道濟當先鋒,仗打得很艱苦,佔領洛陽時,抓了四千名俘虜。眾將想殺了他們示威,道濟說:“我們是來弔民伐罪的,怎麼能濫殺無辜呢?” 全都放了,為南宋軍贏得了民心。
  • 在去西天取經途中,唐僧不識妖怪紅孩兒變化,不聽孫悟空再三勸阻,非要搭救。紅孩兒乘機使神通壓住孫悟空,弄起一陣旋風,走石揚沙,攝了唐僧,去得無蹤無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