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渤海出現大面積有毒赤潮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1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中國海監飛機和船舶最近在渤海海域發現大面積有毒赤潮,目前赤潮仍在持續,對水產業和捕撈業構成嚴重威脅。

新華社報導,這是自一九九八年以來在渤海發生的面積最廣的一次赤潮。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張連增說,黃河口附近海域十一日赤潮面積約一千八百五十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為棕囊藻﹔十二日,赤潮面積減少至一千兩百平方公里。該海域為野生貝類生長區,目前尚未出現貝類大量死亡現象,但水體表面漂有大量蚊蠅及小飛虫屍體。

他說,天津塘沽附近海域至渤海灣中東部及北部海域十二日赤潮面積約三千兩百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為米氏凱倫藻(三宅裸甲藻)。棕囊藻、米氏凱倫藻都是有毒藻種,在渤海引發赤潮尚屬首次。目前,赤潮仍在持續,不排除有繼續擴大的可能。

中國國家海洋局已要求山東、河北和天津等沿海省市的海洋部門密切關注赤潮發生發展動態,加強檢測赤潮發生海域的海洋生物貝毒,確保受赤潮毒素影響的海產品不流入市場。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馬德毅說,近年來渤海海域赤潮頻發,主要原因是渤海污染依然十分嚴重。他呼籲大陸沿海各地嚴格控制污水排放,加強水土保持,盡量減少易引發赤潮的氮、磷等污染物輸入渤海。

相關新聞
中國官員坦言中國大陸環境形勢不容樂觀
渤海污染嚴重魚類資源銳減
渤海10年後恐將變成「死海」
專家警告渤海十年後可能變死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