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維權有獎徵文參賽作品

【維權徵文】喬新生:中國華僑的血淚史

喬新生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8月9日訊】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中國人。隨著中國國力不斷強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目光投向遠方,去探尋海外同胞的生存狀況。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為此專門開闢了一個唐人街欄目,專門介紹海外華僑的日常生活。最近,菲律賓華僑的後代蔡愛眉先生撰寫了一部《起火的世界》,講述了作為菲律賓華僑的血淚家族史。非常難能可貴的是,在書中,他沒有沉湎於一個家族的恩怨情仇,而是透過血腥的暴力衝突,分析其中的體制原因。在作者看來,市場和民主並不能解決世界上存在的種族屠殺現象,恰恰相反,市場和民主往往是造成暴力的原因所在。在亞洲,市場的作用就是讓少數人佔有國家的絕大部份財富,而民主就是讓佔有財富的人成為統治階級。因此,在亞洲國家,對市場的對抗,對民主的反叛,就成為了社會基本的表現形式。作者認為,當少數人佔有財富而多數人生活在貧困狀態的時候,整個社會非常容易聚集起對主導市場的少數族群集體施暴的力量。與此相對應,那些主導市場的少數民族族群也會千方百計地通過自己的代言人對抗其他種族的民主訴求,這也就是為甚麼亞洲國家華僑不願意參與政治,而又與政治藕斷絲連的原因所在。當那些沒有財富或者只有很少財富的人通過正常的渠道無法實現經濟和政治目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地選擇了血腥屠殺的方式,希望通過這種最原始的再分配手段實現自己的目的。這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它使有錢者變為被襲擊的對象,讓無產者在熊熊的烈火和對富人嚴刑拷打中實現心理平衡。

簡單地說,在亞洲,法律規則的平等掩蓋了事實上的不平等。市場給了少數人財富,而民主卻給了多數人分配財富的權利。當少數人把持著立法機構,試圖剝奪多數人參與分配財富權利的時候,社會衝突不可避免的就要發生了。這是亞洲的宿命,也是世界各國民主政治的常態。在有些國家,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非常簡單,那就是讓一部份人成為社會的精英,由他們通過輪流坐莊的方式,不斷地平息和緩解社會矛盾。這種政治發展歷史的詭秘之處,就在於它包含了一切民主政治的遊戲內容和形式。如果沒有看到民主政治所要解決的實質問題所在,而把社會衝突看作是民族的衝突、文明的衝突,到頭來很有可能掩蓋住了歷史的真相。所以,面對西方學者在民主推銷中的陳詞濫調,面對亞洲某些國家一輪又一輪的血腥屠殺,我們必須看到,當今社會還沒有找到解決國家深刻危機的根本辦法。民主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危機,但不能夠徹底消除危機,在某些方面,民主的過程也就是危機爆發的過程。人們注意到,在亞洲一些國家,暴力衝突有週期性演變趨勢,每隔幾年,總要發生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這是甚麼原因呢?簡單地把這些國家的問題歸結為生產力落後顯然是不妥當的。那些最貧窮的國家,民主選舉也能夠週期性進行。這些國家不是沒有民主,而是民主不可能解決他們的問題。當他們的要求通過政治手段無法實現的時候,非政治的手段就成為他們的選擇。在這些國家也不是沒有市場,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基本手段,在這些國家早已經出現。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市場並不能保證任何人都能夠自由地進入,更不能保證所有的人都能在市場中獲利。那些不能自由進入市場的人,以及那些破產的人往往會成為革命的恐怖份子,正是他們振臂高呼,發動了一場又一場血腥的暴力衝突,才在亞洲國家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動盪不安的政權。所以,亞洲的問題不能通過市場來解決,也不能通過民主來解決。亞洲的問題似乎進入到了歷史的死胡同。

其實,當我們在分析市場和民主作用的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地將西方的民主和市場模式作為我們的參照。在小國寡民的歐洲,城邦國家的共和制度奠定了今天許多國家的民主形式,而古羅馬時期興盛起來的商業模式又為當今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提供了深厚的歷史土壤。而在亞洲,沒有共和制度,也沒有古羅馬時期熙熙攘攘的跨海貿易。在亞洲有些國家,共和制度剛剛興起,就被扼殺在搖籃中。一些亞洲國家雖然伴隨著殖民統治,引入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但在部族衝突和種族屠殺中,民主政治早已脫胎換骨。在亂哄哄的民主選舉背後,是家族集團的輪流做莊。在亞洲,孤兒寡母的眼淚比任何施政綱領都有效。民主政治其實變成了少數社會精英集團通過換馬緩解社會矛盾的最佳方式。在近乎世襲的政治選舉下面,貧困者永遠貧困,而富有的人永遠富有。歷史的腳步似乎在四年或者五年一次的大選中週期性地徘徊。民主就是這樣,市場也是這樣。有時候你不得不想,這樣的政府到底有沒有存在的意義?那些揭竿而起的所謂恐怖份子恐怕也有同樣的心態,他們希望通過在體制外建立一套嶄新的體系,來徹底瓦解現存的社會結構和政治體制。但是,歷史一再證明,使用暴力手段來建立民主政權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恐怖份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否則,他們一定會利用取得的國家機器排斥異己,平息暴亂。歷史的輪迴就是如此。

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答案。但是,它卻在現實生活中一再被印證。這個世界是由一個個的國家組成。國家不同於民族,也不同於政府。但非常遺憾地是,在每一個歷史轉折關頭,政府的更迭往往伴隨著民族的紛爭,而民族紛爭又往往會引起國家之間的戰爭。所以,我們在分析亞洲一些國家排華歷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政府、民族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注意有些政府在貌似中立的立場背後所包藏的禍心。當內部的矛盾無法得到徹底解決的時候,有些亞洲國家政府就採取挑動種族衝突的方式,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利益的再分配。這種赤裸裸的剝奪財產和人身權利的行為從表面上看是暴徒的行為,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卻是這些國家政府的行為。政府通過激化社會矛盾,達到維持執政地位的目的。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現象,在所謂主權的名義下,許多華僑的人權被剝奪了。這裡面沒有民主、沒有市場,有的就是最為原始的部族仇殺。在有些所謂的開明民主的亞洲國家,至今還對華人創辦自己的學校設置重重障礙。在他們看來,財富可以顛覆他們的家族統治,可以破壞他們超穩定的治理結構,所以,他們千方百計地剝奪華人的財富。當一個國家華人的比重非常大的時候,他們已經難以剝奪華人的財產,於是,他們想方設法剝奪華人從政的權利,通過建立專業的執政集團壟斷一個國家的政治資源,從而達到隨時分配華僑財產的目的。

這是怎樣的場景!民主被壟斷了,市場被切割了,生存權利被剝奪了!在這個社會沒有正義,因為正義是少數人的專利;沒有公平,因為公平就是隨時被剝奪人身自由和財產。有時候你就會想,這個世界為甚麼如此瘋狂?在有些學者看來,民主和市場有時候是一種緊張關係,市場化和民主化的過程中,正義正在以可預料的方式催化種族衝突,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能否躲過這場歷史的劫難呢?

歷史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種令人無奈的前景。但是,世界各國的華人從來沒有自暴自棄,他們學會了在夾縫中求生存,哪怕是在種族堅硬岩石縫隙中,他們也能夠生根結果。這是華人引以自豪的地方。

中國目前正處在劇烈的轉型期,民主和市場的問題也時時在困擾著我們。「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發展戰略,決定了我們必須首先建立一個完善的市場。但是,現在我們看到,市場建立起來之後,如果沒有民主政治的發展,那麼,市場就會變得空空蕩蕩,甚至在許多時候市場會被少數利益集團所壟斷。這是一個亙古未變的命題,現在我們還沒有找到徹底解決問題的答案。在發展的過程中,面對各種各樣的腐敗問題,我們終於認識到民主的重要性。但是,中國民主的發展會不會步亞洲其他國家的後塵呢?在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背後,會不會出現利益失衡而產生的仇殺呢?一個又一個富豪被殺害的案件讓我們有理由想到這一點。在民主的過程中,如果無法凝聚共識,無法在體制內解決利益的分配問題,那麼,當社會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很可能會出現亞洲其他國家出現的問題。這是我們現代化最大的陷阱。因此,透過華僑的血淚史,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國改革的艱鉅性和複雜性,看到民主和市場發展中所面臨的深層次矛盾,不斷地通過改良,實現社會在穩定狀態下的進步。這是一個我們必須選擇的道路,也是我們唯一能選擇的道路。

2004-7-25

見《讀書》2004年第7期
《起火的世界:輸出自由市場民主釀成種族仇恨和全球動盪》美國蔡愛眉著,劉懷昭翻譯將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