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楊銀波:《民主論壇》六年統計報告(上)

楊銀波

標籤:

【大紀元8月24日訊】註:本報告之時間跨度為1998年7月1日~2004年6月30日,不含2004年7月1日及2004年7月1日之後。作者地名為分佈地域,而非籍貫。文章篇目除單篇發表之外,連載及附件當中的每篇小文章亦各自屬於一篇。

§§概況

(一)作者

6年內,《民主論壇》共吸收作者609位。基於安全的考慮,《民主論壇》特准其中7位作者使用多於一個名字發表文章:有1位作者擁有三個名字,有6位作者各擁有兩個名字。自2003年1月1日《民主論壇》要求署本名後,另有1位作者偷偷使用筆名投稿(目前該作者已被終止其繼續以筆名發表文章的機會)。故《民主論壇》的實際作者共計600位。即每年平均吸收100位作者,每月平均吸收8.334位作者。在這600位作者當中:565位是個人作者,35位是團體作者。600位作者分為兩類:主動的作者與被動的作者。後者是文章被翻譯或文章被轉載,此類數量極少。

(二)文章

600位作者共發表文章5229篇。其中:1998年下半年,發表417篇;1999年,發表915篇;2000年,發表803篇;2001年,發表834篇;2002年,發表920篇;2003年,發表878篇;2004年上半年,發表462篇。5229篇文章共計784.35萬字,即每年平均發表871.5篇文章(計130.725萬字),每月平均發表72.625篇文章(計10.894萬字)。發表文章篇數最多的月份是1999年4月,有90篇;最少的月份是2001年1月,僅57篇。在這共計5229篇的文章當中:5178篇文章由個人作者發表,共計776.7萬字,即每位個人作者平均發表9.165篇文章(計1.375萬字);51篇文章由團體作者發表,共計7.65萬字,即每位團體作者平均發表1.457篇文章(計0.219萬字)。

(三)最多.最少

我將565位個人作者進行各種不同形式的編排,然後抽出其中文章篇數較多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325位作者進行統計。這325位作者包括:發表10篇~115篇文章的119位作者,發表1篇~9篇文章的206位作者。發表文章篇數最多的達到115篇,該作者是陝西的師濤(36歲);篇數最少的是1篇,這些作者包括——

加拿大多倫多的劉劭夫,德國的陳綱,白俄羅斯的曹德強,巴西的張勝凱。美國紐約的趙品潞(已逝)、司馬璐、蔡文雄、高光俊、劉念春、楊次雄、陳家驊、白丁、梁因蓮,新澤西的余英時、何清漣、王成章,馬里蘭的鄭義、李洪寬,波士頓的傅湘,加州的陳宣甫,賓州的王鑫炎,內華達的董剛。台灣的陳水扁、廖偉程、甄宇、杜正勝、李佳玲、蔡英文、陳君愷,台北的劉上青、陳中煌、張學海、謝富凱、黃念義、劉承恩。以及——

新竹的張舒婷、詹立煒、陳錫鋒,高雄的鄭正煜。北京的殷之聲(已逝)、胡佳、劉晨、陳飛宇、仇佩斐,四川的王怡、熊偉,江蘇的張玉祥、梁學思,河南的高耀潔,上海的沉繼忠,湖北的呂新華,湖南的定蘭,貴州的方家華,重慶的李運生,山東的李建強,雲南的周平,甘肅的黃英,吉林的梁立維,陝西的曹昌海,還有以前在浙江現在美國的王有才,以及大陸的王克南(王若望之子)、唐達雨、郝建、吳言、戴煌。等等。

(四)其它

目前,美東版《自由時報》(含《民主論壇》版面)的日平均發行量為1~2萬份。週日匯總《民主論壇》、週一至週六匯總「新聞與評論」的《民主通訊》,通過電子郵件途徑發送;其訂閱讀者有2500人,且大多都是比較有影響力的讀者。

§§前40名作者(103位)

(一)前20名作者(29位)

第1名~第10名,包括13位作者,他們分別是——

師濤(陝西,115篇)、伊銘(紐約,89篇)、茉莉(瑞典,82篇)、東海一梟(廣西,81篇)、洪哲勝(紐約,81篇)、凌鋒(紐約,80篇)、傅申奇(紐約,79篇)、曹長青(紐約,78篇)、樊百華(江蘇,78篇)、張偉國(加州,76篇)、郭羅基(麻省,73篇)、杜導斌(湖北,73篇)、傅國湧(浙江,72篇)。躋身於此10個名次當中的13位作者,不僅是《民主論壇》565位個人作者的前10名,並且還是600位《民主論壇》所有作者當中發表文章篇數在70篇以上的僅有的13個人。其中,美國7人,中國大陸5人,瑞典1人——茉莉是唯一的女性作者。這13位作者共發表文章1057篇,占總篇數的20.214%,即每人平均發表81.308篇文章。

第11名~第20名,包括16位作者,他們分別是——

陳破空(紐約,62篇)、劉曉波(北京,56篇)、丁證霖(美國,53篇)、吳輝(湖南,50篇)、張明(四川,47篇)、沉淦(江蘇,44篇)、傅正明(瑞典,43篇)、菲沙(加拿大,43篇)、牟傳珩(山東,41篇)、冷萬寶(吉林,41篇)、勿用(美國,41篇)、姜福禎(山東,41篇)、田曉明(遼寧,41篇)、侯傑(北京,41篇)、蔡楚(美國,40篇)、張耀傑(北京,39篇)。其中,中國大陸10人,美國4人,瑞典1人,加拿大1人。這16位作者共發表文章722篇,占總篇數的13.808%,即每人平均發表45.125篇文章。

綜上所述:前20名的29位作者(中國大陸15人,美國11人,瑞典2人,加拿大1人)共發表文章1779篇,占總篇數的34.022%,即每人平均發表61.345篇文章。

(二)後20名作者(74位)

第21名~第30名,包括29位作者,他們分別是——

范英著(紐約,37篇)、劉青(紐約,37篇)、李衛平(湖北,37篇)、青松(河北,37篇)、張曉平(北京、37篇)、曾建元(台灣,35篇)、徐永海(北京,35篇)、張斌(江蘇,35篇)、金海濤(湖南,35篇)、楊銀波(重慶,35篇)、何德普(北京,34篇)、張先梁(芝加哥,34篇)、馬強(北京,33篇)、唐柏橋(美國,33篇)、謝萬軍(紐約,31篇)、陸祀(北京,31篇)、鄧墾(四川,30篇)、王中陵(陝西,30篇)、黃河清(西班牙,29篇)、劉大生(江蘇,29篇)、范似棟(西雅圖,29篇)、張三一言(香港,29篇)、亞瑟(大陸,28篇)、楊淑明(新竹,27篇)、劉雲霞(山東,26篇)、伊閣(四川,26篇)、餘音(大陸,26篇)、齊輝(大陸,24篇)、許志林(江蘇,24篇)。

第31名~40名,包括45位作者(該數據相對準確),他們分別是——

朱虞夫(浙江,22篇)、詩與刀(大陸,22篇)、明輝(四川,22篇)、趙達功(廣東,21篇)、巫國瑞(浙江,21篇)、沉良慶(安徽,21篇)、廖亦武(四川,20篇)、張林(安徽,20篇)、王堅(美國,20篇)、李維(吉林,20篇)、飛天(大陸,20篇)、童振源(台灣,20篇)、林牧(陝西,19篇)、陳禮江(法國,19篇)、張銘山(山東,19篇)、余傑(北京,18篇)、張良生(香港,18篇)、樊功(上海,17篇)、魯閩(紐約,17篇)、徐水良(紐約,17篇)、楊支柱(北京,17篇)。以及——

傅興(大陸,17篇)、沙裕光(北京,17篇)、高寒(紐約,17篇)、老木(北京,17篇)、行易(湖北,17篇)、歐陽懿(四川,16篇)、陳少文(湖南,16篇)、王希哲(紐約,16篇)、孫維邦(法國,16篇)、皇甫茹(加拿大,16篇)、黃翔(紐約,15篇)、嚴家祺(紐約,15篇)、陳小雅(北京,15篇)、火戈(浙江,15篇)、周秋鵬(大陸,15篇)、陳墨(四川,15篇)、楊春光(遼寧,14篇)、安樂業(藏人,印度,14篇)、肖利軍(黑龍江,14篇)、出塵(福建,14篇)、納蘭紅日(大陸,13篇)、上官天保(溫哥華,13篇)、黃鶴雲(美國,13篇)、黃永森(荷蘭,13篇)。

綜上所述:後20名的74位作者(中國大陸48人,美國14人,台灣3人,香港2人,法國2人,加拿大2人,西班牙1人,印度1人,荷蘭1人)共發表文章1678篇,占總篇數的32.090%,即每人平均發表22.676篇文章。前40名的103位作者共發表文章3457篇,占總篇數的66.112%,即每人平均發表33.563篇文章。

§§個人作者的地域分佈

(一)估算

第1名~第40名的103位作者,包括:中國大陸63人(61.165%),美國25人(24.272%),台灣3人,加拿大3人,瑞典2人,香港2人,法國2人,西班牙1人,印度1人,荷蘭1人。以此進行估算:《民主論壇》可能有346位中國大陸作者,137位美國作者,82位其他國家和地區作者。

(二)第一批個人作者

第一位美國作者(3人):陳國坤、徐水良、黃翔(1998年7月1日同時首發)。第一位中國大陸作者:朱虞夫(1998年7月4日首發)。第一位瑞典作者:茉莉(1998年7月12日首發)。第一位台灣作者:劉上青(1998年7月22日首發)。第一位藏人作者:流亡於印度達蘭薩拉的達瓦才仁(1998年7月29日首發)。

第一批個人作者的其他作者(1998年7月1日~1998年7月31日首發):陳破空、劉國凱、楊次雄、高寒、洪哲勝、傅申奇、鮑戈、陶海東、王希哲、楊建利、曹長青、徐文立、秦永敏、毛國良、沉源、嚴家祺、汪國衛、李洪寬、高光俊、馮立雄、阿修伯、伊銘、丁毅、張偉國、巴赫、王鑫炎、王福權、吳學燦。加上前述7人,共計35人。持續最長者,是紐約的陳破空,他的《民主論壇》發表史已持續到2004年3月9日。

(三)台灣作者

1998年:蔡文雄、童振源、廖偉程、白佩華、黃文雄、陳朝政、甄宇等人。1999年:郭洪鈞、曾建元等人。2000年:劉承恩、杜正勝、李佳玲等人。2001年:包淳亮、楊淑明、蔡英文等人。2002年:陳復、陳中煌、張學海、鄭正煜等人。2003年:詹立煒、張舒婷、陳錫鋒、謝富凱、李華球、陳金田、朱政騏、黃念義等人。2004年:陳君愷,以及2004年6月8日發表《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台灣總統陳水扁等人。他們大部份來自台灣的台北和新竹,少部份來自台灣高雄、宜蘭等地。這29位台灣作者占325位抽出作者的8.923%。由此進行估算:在《民主論壇》565位個人作者當中,可能有51位台灣作者;取其平均數,則可能有40位台灣作者。

(四)其他國家和地區作者

加拿大:皇甫茹、菲沙、上官天保、趙平波、劉劭夫、辛明等少數人。德國:齊墨、林才君、彭小明、陳綱等少數人。法國:蔡崇國、陳禮江、孫維邦等少數人。瑞典:茉莉、傅正明、張鈺等少數人。澳洲:秦晉、呂易、李清等少數人。香港:張良生、張三一言、井蛙等少數人。荷蘭:黃永森、王鵬令等少數人。其他極少數作者包括:黃河清(西班牙)、張勝凱(巴西)、湯一心(挪威)、曹德強(白俄羅斯)、陳建仁(日本)、陳維健(新西蘭)、陳泱潮(丹麥)、王勉之(新加坡)、敖博(泰國)等人。取中國大陸、美國、台灣之剩餘數,則《民主論壇》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作者可能有42位,與台灣作者數量基本持平。

(大紀元首發)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楊銀波:中國農民工調查--採訪羅金太
【專欄】楊銀波:最危險的反歧視
楊銀波:中國農民工調查—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
楊銀波:專訪大陸政論作家鄭貽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