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選舉今投票 各方關注

標籤: ,

【大紀元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婕報導) 香港第三屆立法會選舉今早(12日)上午7時30分開始投票,此次選舉已被視爲港人對內地統治當局的情緒表達機會,也是和港人民主渴望相關的一次公民投票。各國駐港領事館和媒體代表緊盯,是香港回歸以來各國最關注的一次選舉。









60席中半數代表商界的所謂功能組別議員將由僅僅19萬9千名選民選出,而這些選民以企業主管爲主,他們的傳統立場是支援政府。其餘席次則由3百20萬選民依據多席次選區方式來直選,以防任一政黨贏得多數席次。

美國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於九日發表的《愛國主義的問題報告》中批評北京政府透過威嚇「名嘴」黃毓民、鄭經翰和李鵬飛「封嘴」、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及梁耀忠議員辦事處遭刑毀,以及九龍東候選人何偉途被捕等連串「暴力威嚇」行動,在立法會選舉前夕加緊干預香港的政治,打擊民主派在立法會選舉的支援度。連串事件「毒害香港的政治氣候」及「令香港陷入自回歸之前未有過的恐懼狀態」,嚴重妨礙市民表達意見的自由。



親北京派候選人以支援社會穩定繁榮為口號,呼籲選民愛國愛港候選人,以促進中央與港人溝通。「人權觀察」,這個以紐約爲總部的組織又指出,北京政府透過指責民主派候選人不愛國,設法迫使選民支援親共及親政府的候選人。報告中還說,據悉有人投訴被人强逼在選舉期間拍下選票,否則生意不保。

台灣也有大批學者和媒體赴港觀選,期間面對港府和北京設防,禁止入境、被警告、跟踪、禁足的傳言不絕,不過多位訪港的台灣學者都認為,香港民主發展的關鍵時刻,可以觀察大陸對香港民主的態度,也反映「一國兩制」與民主運動如何相容,自然為台灣社會關注。



歐亞學會副執行長董立文說,他質疑北京當局處理這一次香港選舉,從「愛國宣傳」到批評「非愛國陣營」,多方介入,「為甚麼不能更有自信?」

香港候選人不舉辦大型造勢大會,即使在政見發表會上,選民除了偶爾鼓掌,多數默默無聲,很多不瞭解香港的台灣記者對此表示難以理解;正在香港大學任教的龍應台則認為,這正是香港人「外表冷、內裏熱」的反映,她認為,香港民主若能一步一脚印向前走,對大陸的民主示範,有可能超越台灣。



香港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說,香港是國際城市,外國政府、商會,關心香港的政局和香港的政制發展,這是很自然的事。他表示,「在香港處理我們的政制事務,處理我們的選舉事務,是根據香港本身的法例,我希望外國的政府繼續尊重這個原則,本地的事務由我們本地來處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立法會選舉專題(四) ﹕比例代表制下的配票策略
美國務院關注香港選舉前一切事件
香港立法會選舉明舉行 民主派和親中派再次較勁
香港立法會選舉 北京策略倍受囑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