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王敬之:虛君

王敬之

標籤:

【大紀元9月13日訊】中華的國民性:喜歡自由散漫,喜歡獨立無拘。因此,中國需要民主。但這所謂的民主,是指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究竟何種政治制度纔能保證實現民主,還未有定論。中華國民性的另一特點是:懶于管事,慣于服從,非到忍無可忍不會造反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中國又不適於幾年換屆的反複折騰。百年前康有為提出的“虛君共和”當時雖未成功,今天回顧仍不失為對症的良藥。

現今無論在大陸或在寶島上,帝王戲的影集總是放映不衰,說明民眾在潛意識中仍在留戀帝制。但帝制實行千年,此路已到頭了,如今要找個人來當帝王固然不容易,要保證此人不是或不會變成昏君暴君更不容易。不管怎樣,百年歷史已證明,君主再壞,也壞不過黨主,黨主比君主壞上千萬倍。

中華大地要恢復山河一統,國泰民安,首先就是要清除黨派統治。或有人反問:即使沒了黨主,哪裡去找君主?此問甚佳。

人民並不真需要騎在頭上作威作福的主子,只需要有個國家穩定的象徵。為了求得國家政局的穩定,設一個“虛君”不失為可取之道。“虛君”,僅僅用作象徵,決不要其幹實事。所以,首先要求的不是其人之多麼能幹,而是其人之必不會昏會暴,先決條件在于其人不會抓實權;沒有實權,則其即使昏暴貪庸亦無大害。不虛而實,總是難免使人提心吊膽。“虛君”當然保證不會施昏逞暴。

但人是會變的,永遠保證不變昏暴也很難。信口開河什麼“五十年不變”,哪怕一百年不變,都是扯淡。于此,我倒有個設想。我認為,“虛君”不必麻煩全民投票,可由那個執政的群體來挑選。全國的人很多,挑選什麼人來膺此虛職實位呢?從年高望重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知名之士中挑選。知名之士患此惡疾實在可憐,國家總是要奉養其天年的,請來充當“虛君”正好頤養。尤其重要的,患了此疾,其人只可能虛居其位,想實也實不起來。昏昏沉沉當然是絕對的事,專權橫行則絕無實際的可能。

國家眾多實際管事的官員,則必須是清廉幹練的人才。應該訂出嚴密的考選制度和甄別制度,專挑選清廉幹練的管事人。這還不足以確保杜絕暴政酷吏。制度還是需要人來執行和監督。這執行監督之權,不要集中在一個人之手,應操在一個互相約制互相關照的群體之手。這群體是通過考核和推舉,分別遴選出來的,不是依靠幾年一屆亂哄哄的廟會似的競選。

上有虛君在位,維持國家穩定;各級有能員操作,保證社會正常運轉;老百姓人人自由自在,獨立無拘束。豈非皆大歡喜?

這樣,國名也解決了。不必什麼民國呀、共和國的繞圈子。直截了當,就叫做:中華獨立王國。名稱雖是“王國”,其實人人都有出頭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欄】王敬之:長幼失序老少同欺
【專欄】王敬之:歷史引伸的教訓
【專欄】王敬之:檢舉惹來無妄災
【專欄】王敬之:大言不慚:‘反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