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因應東協加三 何美玥:多邊雙邊合作並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八日電)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 積極與中國、日本、韓國展開區域經濟整合,台灣面臨邊緣化危險。台灣經濟部長何美玥表示,台灣除期待透過世界貿易組織 (WTO)多邊合作進一步降低關稅,也希望能與美國這類足以發揮示範效應的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FTA),透過多邊、雙邊合作,降低衝擊。

東協與中國簽署 FTA,預定2010年達成貨品貿易自由化,東協與日本、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已展開洽談,東亞正朝著建立全球最大單一自由貿易區的方向邁進,一旦「東協加一(中國)」、「東協加三(中、日、韓)」成真,被孤立在外的台灣經濟勢將面臨嚴酷挑戰。

面對這項變局,何美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單僅「東協加一」對台灣威脅不大,因為東協與中國產業同質性高,都是向日、韓、台灣買原材料加工,再出口銷到美國,與台灣的競爭性不大;但若「東協加三」真的實現,這個經濟體內部就能完成產業上下整合,日、韓對東協、中國的原材料、零組件出口顯然會超越台灣,屆時「台灣會相當辛苦」。

不過,何美玥認為,「東協加三」實現後,日、韓必須面對中國產品的低價競爭,同樣也會很辛苦;「東協加三」能否順利完成還很難說,但台灣還是應該進行必要準備。

面對這波區域經濟整合,何美玥說,台灣也希望能加入,或至少與其中部分國家簽署FTA,但有時簽署FTA也不必然能真正進入那個市場,因此,若部分產品在自由貿易區內外的關稅差異很大,業者就必須設法進入那個市場投資,讓台灣轉變成研發中心或營運總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她進一步指出,台灣很幸運的是,東協國家大部分都是「資訊科技協定( ITA)」成員,屬於台灣出口主力的資訊科技產品、電子產品在東協不必簽 FTA也能享有免稅優惠;鋼鐵業也有類似優惠。接下來,期待 WTO在檢討「七月套案」時,繼續降低工業產品的關稅,如此一來,FTA、區域整合的影響也會跟著降低。

何美玥強調,被排除在「東協加三」之外的不是只有台灣,被孤立在這個未來全球成長最快速市場之外的也不是只有台灣,還有美國和歐盟,這也是「七月套案」能夠通過的原因。

至於台灣與其他國家洽簽 FTA部分,何美玥說,台灣希望與更多國家簽署 FTA,但因台灣外交處境特殊,其他國家要單獨與台灣簽 FTA,難免會有些憂慮。現階段最好的方式是找一個具有代表性、足以建立「模式」的國家與台灣簽署 FTA,例如美國。

何美玥去年底應邀赴美國華府智庫國際經濟協會(IIE),評論一份有關台美FTA的研究報告,也藉機向美國智庫、媒體說明台美簽署 FTA對美方有何好處,獲得不少正面回應。

何美玥說,中國試圖在東協經濟整合中扮演領導者,美國必須思考到底要不要進入東亞市場?如果不進來,以後可能再也進不來,如果要進來,卻又承受不起直接與中國簽署 FTA的風險,唯一的方法是在日、韓、台灣這三個與中國貿易往來密切,合計占中國進口額 4成的國家之中,擇一簽署 FTA,把產品供應鏈拉到鄰近中國、東協市場的地方,在了解市場後再伺機投入。基於日、韓汽車工業對美國汽車業的威脅性,台灣絕對是美國簽署FTA的最好選擇。

今年經濟部將擬定說帖,繼續與更多來自不同層面的美國民間人士溝通,尋求美國廠商、關心亞洲貿易人士與智庫的支持,進而尋求與美國政府溝通的機會。何美玥說,「 FTA之路很長、很遠,但一定要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