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音姓氏被嘲笑 瀋陽茍姓市民要求改姓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九日電)「我姓緱(音gou),但是買東西開發票時,常常被人寫成姓狗!」,「就因為我姓郎,上學期間班裡的女同學都不敢叫我,誰叫大家就取笑誰」。瀋陽緱姓及郎姓市民不堪其擾,近日決定向戶政部門要求更改姓氏。

上海東方網今天引述三十八歲的緱先生表示,「瀋陽叫這個姓的不會超過五十人」,他從事的是銷售領導工作,經常出入酒店賓館,登記時工作人員一聽他的姓都捂著嘴笑,遇到客戶介紹時,一句「這是我們緱經理」,讓雙方都尷尬。

緱先生說,最讓他不能忍受的是八歲孩子哭著央求他:「爸爸,咱改個姓吧!」因為在學校裡有同學見到他時什麼也不說,只是學狗叫聲。

郎先生認為,他的姓氏有種兇狠的感覺,影響自己的婚姻。他和緱先生都說服家人和朋友,決定換一個避免尷尬的姓氏。

緱先生查過史書記載,他的姓起源於西周,當時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於緱邑(今河南省境內),子孫就用原來封邑的名稱「緱」作為姓氏。

瀋陽市戶政處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要求改姓者以姓「茍」的較多,他們希望恢復一千多年前的祖姓。因為五代十國時期有個皇帝叫石敬瑭,朝中一名大臣姓敬,為避名諱,皇帝下令把「敬」姓的文字去掉,改為姓「茍」。

工作人員說,中國戶籍管理中對改姓有嚴格規定,只有兩種情況允許改姓,一是新生兒出生後改父姓或母姓,二是父母離異後孩子需要改姓、孩子找到親生父母要求改姓等。

遼寧省公安廳戶政科官員表示,遼寧省姓茍或姓緱民眾數百人,姓郎約數千人,如果都要改姓,將對公共資源帶來不小的負擔。

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心理研究所主任張思寧不贊成改名,他認為,姓氏有傳統有文化,紀錄著祖先的痕跡和歷史,無論如何不該割捨。

民俗專家齊守成說,姓氏最基本功能是區分血統、辨別婚姻,避免因同姓結婚,保證人口品質,姓什麼不會影響前途和事業。

相關新聞
13歲靠割草起家 年輕人擁有價值百萬綠化公司
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屏幕?7孩父親分享妙招
什麼是鳥擊? 飛行員應該如何處理?
安寧病房護士經驗談:臨終者最驚人的3件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