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管會盼公平債務催收法儘早通過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四日電)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忠正今天表示,近年消費金融債務糾紛頻傳,專業催收機構對銀行除可節省成本,更可「收拾殘局」,有存在必要,經濟部正規劃公平債務催收法,金管會會全力協助讓這項法律儘早通過。

台灣金融機構債權管理同業協會今天主辦「2005年台灣金融產業新趨勢」研討會,以「從消費者保護看金融機構債權委外催收」為題發表演講。

林忠正表示,隨著國民所得不斷提高,消費概念已演變為生命週期配置消費觀念,消費者有時存錢還債,有時借錢消費,特別是新銀行全力發展消費金融,消費者享受無擔保借錢非常方便,但因為少數暴力事件受到社會尖銳批評,金融機構委外催收成為消費金融結構中重要議題。

台灣金融自由化,銀行間互相高度競爭,林忠正指出,據統計,包括金融銀行機構、加上農漁會信用部、中華郵儲等,全台灣有五千多個據點可以借錢,非常方便,但也造成目前台灣貸款餘額約八千億元,銀行核備貸款時除注重風險控管,催收方面也漸成為關注議題。

林忠正表示,目前除民法及刑法外,沒有正式法律給予行為規範,經濟部目前正規劃公平債務催收法,金管會會全力協助讓法律通過,讓催收行為有更多合法依據。

林忠正說明,催收行業近年因少數染上暴力,新聞做很大,催收行業被打入灰色地帶,這對正常營運業者不公平,事實上,催收是一件需要相當技巧工作,對銀行而,部分債務人其實所欠金額不高,但為進行催收,花費在人事費用及訴訟成本可能都超過債權,催收機構不但節省銀行成本,更是收拾殘局工作,社會必須承認存在必要性。

台灣金融機構債權管理同業協會是在2003年成立,由催收業者組成,目前有包括元誠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聯合財信資產管理公司等十家會員,協會催收人員人數約一千六百人,人員及接案量約占目前市場二分之一,目前十家會員手中接案量約有三百萬件,帳款金額新台幣三千億元,每年為金融機構回收約一百五十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