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名落孫山

華一書局
font print 人氣: 61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2月2日訊】
◎ 落榜的意思
◎ 相關成語:瞠乎其後(落後別人只有在後頭呆看)
宋朝時候有個才子,名叫孫山,說話幽默,表情豐富,加上長相詼諧,當地
的人便給他取了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子一起上京考試,結果雖然考中了,卻是榜上的最後一名。和他去的那個同鄉的兒子,並沒有考上,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裏,鄉人急急的跑來問道:「我兒子考上了沒有?」
孫山說話向來滑稽,又不想讓同鄉傷心,便隨口唸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科舉制度中考中舉人第一名的,叫做「解元」。詩裏說的「解名」,是指一般考取舉人的名字。全詩的意思「舉人榜上的最後一名是我孫山,至於令郎的名字還在我孫山之後呢!」
同鄉聽後楞了一會兒,自言自語的說:「孫山是最後一名,我兒子的名字還在他後面,哇!那豈不是落榜了嗎?」
此後,凡是那些考試沒有上榜的人,我們都說「名落孫山」。@

摘錄自華一書局《兒童啟蒙文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山腳下住著幾戶人家,養著鷄、羊,種些蔬、果。
    有一天,李家的阿齊突然驚慌的到處報告鄰居說:「唉呀!我走失了一頭羊,
    拜託幫我找找!」
  • 東漢時的名臣孔融,小時就很聰明,曾因讓梨給哥哥而名聞一時。十歲那年
    跟著父親到京城,聽說當時的河南太守李元禮除了親戚和名人之外,不肯便接見賓客。
  • 戰國時候,秦國派兵侵略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便派弟弟平原君到楚國求救。
    平原君喜歡結交天下賢士,門下的賓客有數千多人,這次奉命出使楚國,任務重大,便想在門客中挑選二十個文武全才的人,做為隨從。
  • 我國古代的詩歌「君子行」中有兩句話:「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這意
    思是說,在瓜田裏最好不要脫穿鞋子,恐怕人家會誤會你在偷瓜;而在李樹下面最好是不要整理帽子,怕人家懷疑你在偷摘李子。
  •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盧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挂小銀鉤。
  • 距今兩千多年前,各地英雄好漢因不滿秦朝的暴政,紛紛起兵反抗。其中勢
    力最大的便是漢王劉邦和楚王項羽,兩人為了爭取天下,苦戰了四年,沒有分出勝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