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井

邱桂珠 撰文、攝影

人氣 2

特色

 位於馬公市中央街北端,四眼井又稱「四孔井」、「四穴井」、「四空井」,日本人稱它為「四目井」。據傳是媽宮最早的一口古井,有人認為中央街為澎湖最古老的舊街,可能隨先民聚居,就有這口四眼井,是當時「上街」附近居民民生用水的主要來源。




 四眼井的地理環境,東、北、西三面都是高起的小丘,南面低斜入海,附近地形的坡度變化很大,昔時從四眼井起,有一條沿著中央街由北而南蜿蜒入海的水道,四眼井剛好開鑿在這個向南開口的「山谷」底部,就是乾旱季節也仍然會保有一些地下水源,遇乾旱時也不會乾涸,是個優質的甘泉。

 四眼井深約5.6公尺,井口直徑約1.8公尺,井壁以玄武岩、咾咕石、紅磚砌建。為了汲水方便及安全起見,於水井上方鋪設六條厚約8公分、長約2.2公尺的花崗岩石板,並設置四個玄武岩打造,外徑約55公分,內徑約35公分的圓形井口作為取水孔,至於何時砌成四個汲水口?無法臆測。




 四眼井的傳統功能雖已不再,但依然扮演著「井母」的腳色,具有提供居民「拜井母」及「乞水」的民俗功能,由於它在馬公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台灣內政部在民國七十四年公佈,指定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本文轉載自農業易遊網 http://ezgo.coa.gov.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士林外雙溪地區
什麼是鳥擊? 飛行員應該如何處理?
飛機乘客登機時 空服員有哪些事要做?
為什麼很多航空公司禁止飛行員留鬍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