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邮:伊拉克选举赢家与伊朗结盟非美国所愿

标签:

【大纪元2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钟行宪台北十四日电)华盛顿邮报今天报导,在两年前布希政府决定入侵伊拉克时,它所想的是迅速把政权移交给亲手挑选的一个非宗教政府,不但与伊朗的神权政治截然不同、甚至可能阻止德黑兰的区域野心。但是伊拉克人投票选举了具有强烈宗教基础,并且与伊朗关系密切的一个政府。

美国与中东地区分析家指出,这是布希政府最不希望由它耗费不赀的伊拉克政策(截至目前高达三千亿美元的支出还在攀升)见到的结果。

白宫昨天表示伊拉克选举成功一部分要归功于美国扮演的角色。布希总统在一项声明中赞扬伊拉克人“不顾恐怖分子的威胁并让他们的国家迈上民主与自由的道路。我也恭贺支持选举的每一位候选人以及会在选举结果获得认证后就职的所有人”。

然而,邮报表示,赢得选票总数超过百分之七十而可望提名伊拉克新总统与总理的两个政党都是伊朗在伊拉克最亲密的盟友。

赢得将近半数选票并将提名总理的伊拉克统一联盟的数千名党员都曾在伊朗流亡几十年。它最大派系的大多数民兵成员曾在什叶派主宰的伊朗接受训练。

胜选的库德联盟生根于毗邻伊朗的一个行省,伊朗也是它长期以来的经济与政治命脉。库德联盟的共同领袖塔拉巴尼是排名第一的总统提名人。

密西根大学伊拉克专家柯尔说:“这是一个将与伊朗关系非常好的政府。库德族参选获胜加强了此一结论。塔拉巴尼与德黑兰非常接近。就区域地缘政治来说,这不是美国期盼的结果。”

阿拉伯分析家、贝鲁特每日星报主编库里表示:“美国将会得到一个迅速安定、繁荣、支持美国以及支持以色列的伊拉克的想法并未实现。对于可能发生情况的大多数新保守派假定都已证明是错的。”

邮报指出,此一结果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几十年来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政府都让巴格达与德黑兰互斗,以确保它们都不会成为威胁或主宰美国盟邦、尤其是沙乌地阿拉伯和盛产石油的波斯湾酋长国的区域强权。

但是现在伊拉克与伊朗可能对从石油价格到美国伊朗政策的许多问题采取同样的立场。柯尔说:“如果美国在三年前决定轰炸伊朗,那会让巴格达感到高兴。现在这样做也许会引来巴格达的强烈抗议。”

相反的,布希政府支持最力的伊拉克民主人士在选举中大败。去年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时,布希总统曾邀请当时担任伊拉克执政协商会议主席的森尼派政治人物巴察基坐在第一夫人萝拉身旁。巴察基领导的政党在这次选举中表现太差而未赢得任何国会议席。

流亡海外期间得到中央情报局的支持并由美国与联合国官员遴选领导临时政府的总理阿拉威,得票率排名第三。他去年九月曾获得保留给美国最亲密盟邦国家元首的殊荣,向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说。

但是分析家指出,美国希望阿拉威会赢得足够的选票而以折中候选人身份角逐总理职位并维持领导地位的希望现在已不切实际。

曾担任美国占领政府顾问的史丹佛大学教授戴蒙说:“自由派是这次选举的大输家。(一百十一组候选人中的)两组赢得三分之二国会席次的事实是个令人担忧的趋势。除非执政联盟将它本身扩大到涵盖所有团体,叛乱活动将会持续下去,也许还会加强声势。”

角逐总理职位的主要人选马帝昨天重申,新政府并不想效法伊朗。他在接受有线电视新闻网访问时说:“我们不想要一个什叶派政府或是一个回教政府。现在我们正致力组成一个民主政府,这是我们的抉择。”

美国与中东地区分析家一致认为,伊拉克不可能成为伊朗的代理人。长期以来,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和伊朗的波斯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不稳。在一九八○至一九八八年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的什叶派军队并未向伊朗投诚。

库里表示:“目前是有人假定(伊拉克)新政府将会与伊朗关系密切或受到伊朗的影响。那是个有力而合理的假定。但是我不认为有任何人(其中包括大教长希斯塔尼)知道什叶派宗教认同与伊拉克国家认同之间的分际何在。”

出生于伊朗的希斯塔尼现在是伊拉克的首席教长。在华府主张以干部会议制度遴选伊拉克新政府时,他力主以选举方式产生新政府。他的助理也拒绝接受伊朗神权政治的模式,虽然预料赢得最多选票的什叶派候选人会力促将回教法律纳入新宪法中。

邮报指出,目前美国似乎已准备接受此一结果,主要是因为它已别无选择。

但是伊拉克选举结果宣布适逢美国由于指控德黑兰怀有核子武器野心、支持极端主义以及侵犯人权而与伊朗之间的紧张情势升高之际。在本月首度前往海外访问期间,国务卿莱斯曾说,伊朗的行为“令人厌恶”,并且指称“非经民选的(回教)高僧学者”对伊朗或中东地区都不好。

相关新闻
曹长青﹕“仇恨自由”的西方左派
伊叛乱分子继续发起袭击
尤先科会晤美知名国会参议员
安南联合国秘书长宝座面临严峻挑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