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防中竊密 國際大張防護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編譯盧永山特稿)聯電涉嫌背信、掏空人才技術、投資中國和艦一案,這兩天成為全台矚目焦點,也暴露出政府對高科技產業技術外流的管控不善問題。

近年來為防止技術外流至中國等國家,美國、日本和南韓等先進國家,已紛紛加強監督海外企業收購的流程或立法對技術外移進行限制。

例如,在中國最大個人電腦製造商聯想集團宣布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後,美國政府和立法機構均表達嚴重關切,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在三十天的初步審核後,決定對此收購案進一步調查,以查明是否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日本產經省在去年三月底也公布兩項指導方針,其一是要求日本企業在市場潛力龐大的數位家電方面,不要輕易向海外轉讓核心技術,特別是電子元件和材料技術;其二是成立官民合作的技術轉讓審查委員會,對相關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時的技術轉讓進行監督。

去年七月,日本政府也提出「智財權立國」策略,同時發表「智財權推進計畫」,包括鼓勵科技創新,保護技術專利,對侵犯智財權予以制裁,以及防止技術外流等二百七十項具體措施。

南韓對本國企業技術外流的情況也愈感憂心,特別是自二○○三年以來,南韓有現代科技、雙龍汽車等企業遭中國企業併購,更引發南韓當局憂心技術將外流至中國。

南韓政府將制定防止高科技產業技術外流的法律,對開發防止技術外流的技術及軟體進行奧援,成立「技術外流糾紛協調委員會」,並設立獎勵制度,鼓勵檢舉洩露技術者。

另外,歐洲汽車廠商為了阻止技術外流,對與中國的合資企業也進行嚴格管理。

防止技術外流是為了保障全台企業的根基,並防止中國等不友善國家藉接收的技術,遂行其政治、軍事或經濟上的目的,在先進國家對中國張大防護網之際,我們的政府是該有所作為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