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2月19日訊】

**美中西部面臨汽車工業南移威脅
根據美國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的報告指出,美國中西部的汽車工業,將來可能往南移動,因此未來將面臨嚴重的經濟威脅。美國中西部是傳統的汽車工業生產基地,包括伊利諾州、印第安納州、密西根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辛州,總共聚集了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等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但是因為有35%的主要汽車零件廠,聚集在美國南方,所以為了貼近零件廠,車廠紛紛變更設廠地點,將組裝廠向南遷移,而日本三菱汽車就是過去二十年來在南方發展業務的汽車業者之一。

**高油價導致日、德、義經濟萎縮
根據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七大工業國成員的日本、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在第四季相繼陷入經濟衰退,為今年全球經濟展望蒙上陰影。其中德國和義大利兩國因為受到油價高漲,石油進口成本達到GDP的0.4%,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支出,加上歐元升值,企業投資保守,使得兩國的經濟雪上加霜。至於日本,雖然是全球能源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是也受到石油上漲的影響,經濟再度陷入零成長,今年如果油價維持在高檔,可能使這些國家的經濟陷入衰退。

**葛林斯班警告預算赤字問題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第二天在國會聽證會時指出,今年預估的4千27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和未來的赤字都必須努力去削減,以應付將來3千萬嬰兒潮世代退休時,所需支付的社會安全福利和醫療保健給付,而為了避免赤字失控,必須增加其他的稅收,或是削減其他支出,所以他支持十年減稅方案,不過前提是經過妥善規劃的減稅方案

**哈佛應屆畢業生籲校方從中國石油天然氣撤資
兩位美國哈佛大學應屆畢業班的學生,呼籲同學杯葛學校應屆生興學基金的募款,希望促使學校從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撤銷投資。主要原因是蘇丹政府涉嫌種族屠殺34萬人,而中國石油天然氣卻投資蘇丹政府天然氣與石油設施,所以他們呼籲學校應該和默許這種殘忍行為的企業劃清界線。目前哈佛大學基金持有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約400萬美元,其中超過一半的股票是在去年買進,根據瞭解現在哈佛大學已經有700多位畢業班學生參與連署。

**元月北美半導體設備B/B值下滑
美國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發布1月份北美洲半導體生產設備訂貨對出貨的比值,由12月的0.94下滑到0.8,顯示市場對半導體設備的需求持續滑落。

**Nvidia發佈第四季獲利倍增
全球最大的電腦繪圖晶片製造商美商Nvidia公司發佈第四季營收為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0%,獲利4千8百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一倍,每股盈餘是27美分,公司在繪圖晶片市場的佔有率,則由第三季的64%擴大到67%。

**美國指彈性匯率政策有利中國經濟
美國再次呼籲中國放寬人民幣緊釘美元的匯率制度,並且在遞交國會的年度報告中表示,美國和其他國家認為,人民幣匯率應該更具彈性,因為放寬匯率彈性,將可以允許國際帳的溫和調整,有助於保護中國,避免重蹈覆轍,從繁榮轉變成泡沫經濟的週期性循環。 中國的緊盯美元匯制,布希政府質疑是為了提供中國的製造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尤其當美國的進口額在去年11月創下新高時,中國商品就占了四分之一以上。

**中國交銀可能撤銷在上海掛牌
香港英文虎報引述消息人士的報導,原本計畫5月份在海內外公開發行股票,以集資20億美元的中國交通銀行,可能撤銷在中國國內的公開發行計畫,改為只在香港掛牌。這可能是受到中國政府,對於縮小國有銀行掛牌政策的影響。根據先前的報導,中國已經對呆帳金額達到國內生產毛額40%的中國銀行業,投注了4百50億美元的資金。而這次交通銀行的公開上市,可以看出投資人對中國的銀行業的信心程度。

**中國元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2.3%
根據彭博社的調查,中國元月份的消費者物價,只比去年同月上漲2.3%,這是從去年2月以來最小的漲幅。主要是因為穀物的收成比較好,所以抑制了糧食價格的上漲。但是東京雷曼兄弟公司的分析師認為,通貨膨脹減緩可能只是短暫的現象,隨著薪資和原物料價格上揚,將會帶來升息的壓力。中國人民銀行在去年10月間,無預警的將一年期放款利率調升了0.27%,達到5.58%,是9年以來第一次升息。雷曼兄弟預料,今年中國人民銀行可能將再升息0.7%。

**中國政府考慮在3月份調漲電費
中國日報報導,中國政府考慮最快在3月份調高電費,以協助電力業者反應燃煤價格的上漲。報導指出,受到煤價上漲的影響,中國去年大約有85%的發電業者遭受虧損。中國政府可能採取新的定價機制,將煤價漲幅的70%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過隨著電費的調漲,也增加了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

**中國統計局:今年經濟成長9%以上
經濟參考報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說法指出,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雖然將會放緩,不過仍然可能維持在9%以上。預估工業生產將成長14%~15%左右,低於去年的16.7%;而外貿進出口的增加幅度,將稍微低於去年的水準。中國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初步估計達到9.5%,成為1996年以來成長幅度最大的一年。

**沖電氣將購買德儀LCD芯片事業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的沖電氣公司,從2002年開始全力進軍液晶顯示驅動芯片市場,最近傳出將買下德州儀器的液晶顯示器用半導體事業,可能以50億日圓,買下德州儀器的專利及授權,除了接收客戶之外,也將從德州儀器聘請大約50位工程師。去年度沖電氣的液晶顯示器驅動芯片事業,創造了1百80億日圓的營收,比前年成長了60%。

**Sony向蘋果電腦iPod下戰帖
法新社17號報導,日本索尼公司的社長安藤國威表示,索尼有信心在今年底,推出一款比蘋果電腦的iPod更具競爭力的數位音樂播放器,這項產品將會配備更容易操作的軟體。他同時也否認索尼將收購蘋果電腦的傳聞,因為iPod的熱賣,已經造成了蘋果電腦的股價大幅飆高。

**新加坡DBS去年獲利增加97%
新加坡最大的金融業者新加坡發展銀行集團表示,去年的獲利達到20億星元,相當於12億美元,比2003年大幅成長了97%。主要是由於新加坡去年締造了8.4%的經濟成長,創下近4年來的新紀錄,連帶使得各家行庫的房屋和汽車貸款業務迅速成長。另外由於香港景氣好轉,因而去年在香港的獲利也增加了27%。

**三菱東京併UFJ成全球最大銀行團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第二大三菱東京金融集團,以及第四大的UFJ控股公司,希望在今年十月合併成為全球最大的銀行,總資產將達1百89兆日圓,同時計畫在三年內達成淨利一兆日圓的目標。這項合併案,三菱東京銀行計劃裁員6千人。

**麒麟啤酒去年淨利成長52%
日本最大的啤酒製造商麒麟啤酒公佈,雖然去年啤酒和發泡酒的銷售量比前年衰退,但是由於飲料事業和澳洲子公司的業績表現良好,因此營業額成長3.6%,達到1兆6千多萬日圓,淨利成長了52%,達到4百90億日圓。麒麟啤酒估計,今年的營業額將成長2.4%,淨利可望增加1.8%。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一月十二日全球財經要聞
一月十三日全球財經要聞
一月十四日全球財經要聞
一月二十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