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争油源 挑战美海洋势力

标签:

【大纪元2月19日讯】〔自由时报编译俞智敏报导〕随着印度和中国经济不断加温,这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正积极争夺全球石油天然气油田控制权,导致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未来不但将造成全球暖化问题恶化,最终更可能挑战美国在印度洋与南海的势力。

西方能源经济学者在佩服中印两国工业发展成功之际,也对于两国争夺油源可能冲击全球能源供应量感到忧心,因为单单中印两国即包含全球三十七%的人口,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脚步正直追欧美日之后。环保专家也担心,中印两国境内无数工厂日夜燃烧石化燃料,将使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

随着石油探勘工程技术与设备愈来愈容易取得,在全球偏远油田工作的石油公司主管及钻油人员现在说的多半是中文或印度语,而不再是英语。中印两国最新的商业合作伙伴则是遭西方国家排斥的苏丹及缅甸等国,这也再度显示,全球石油市场的政治动态已对布什政府构成另一项艰钜考验。

中国近年来的石油需求量逐年上升,去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已成长了三分之一,并首度超越日本。印度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不亚于中国,正当中印两国经济开始蓬勃发展时,两国国内的石油生产量却逐渐下滑,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印度则排名在俄罗斯之后位居第四。

为应付国内节节成长的能源消费量,中印不得不争夺自苏丹至西伯利亚的各石油天然气油田。此外,由于两国日益仰赖油轮将中东原油运到国内,所以也开始扩展海上势力,未来极可能直接影响到美国在印度洋及南海的控制权。

中印更把寻找油源的眼光转往遭欧美孤立的国家如苏丹和缅甸等,中印两国的国营企业现正在苏丹携手生产石油,不但开始建造油管,还打算兴建炼油厂。三家由政府控制的印度企业上个月也和伊朗签下一笔价值四百亿美元的合约,准备以二十五年时间向伊朗购买液化天然气及伊朗境内油田的股份,印度政府也已和缅甸军政府达成协议,打算在缅甸兴建油管。

在俄罗斯政府去年以税务问题没收尤克斯能源公司资产后,中印两国政府更曾公开竞标尤克斯股权。

中印两国需油孔急,也造成全球能源产量吃紧、各地输油管线、炼油厂及油轮货运等必须马不停蹄赶运原油,全球原油价格因此一直维持在每桶四十美元以上的水准。

据国际能源署估计,中印在2010年前每天可用掉一千一百三十万桶原油,占全球石油需求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不过,尽管中印国营企业大胆前进苏丹,跨国能源公司对于苏丹这种政局不稳的国家却裹足不前,并质疑中印国营企业对投资风险的评估是否正确,暗批两国国营企业全是靠纳税人的钱撑腰,不像跨国企业得向投资股东负责。

德国等西方国家则认为,花大钱买下远处油田的作法早已经过时,这些西方国家现已改从国际石油市场内购买原油,同时透过课征高额燃料税等手段来节省能源。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景气畅旺 去年台湾能源供给量成长10.6%
IEA:油国组织今年原油产量每天应增一百万桶
欧盟经济展望
财经简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