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台灣企業經營品牌能力尚待深化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十九日電)天下雜誌今天以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L’Oréal 旗下十七家品牌如何行銷全球為例,審視台灣企業經營品牌實況。政大企管系教授洪順慶指出,台灣企業經營品牌能力待深化。

天下雜誌傍晚在二零零五年台北國際書展現場–世貿一館,舉辦﹁就是要美麗﹂新書發表會。作者何琦瑜分析,L’Oréal 萊雅集團旗下之所以能統合不同十七家品牌,一次打下化妝品整體市場,源自該企業的幾點品牌經營能力。

 分別是 L’Oréal要求人才是詩人與農夫的綜合體,讓集團具備展現實力、感性與美的能力;其次是做到Métier ,意即能從手工藝傳統發展,透過不斷練習,達到美與專業的境界,而台灣不少品牌硬底子夠,卻沒有訴諸感性的能力。

第三是口頭溝通,沒有絕對的工作執掌界分;第四是國際化、多元化的企業文化;品牌背後就是文化,即使近來併購植村秀彩妝,卻是派專人在植村秀身邊了解日本彩妝品牌精髓,併購後不予以法國化、去日本化。

  洪順慶表示,品牌經營要以高品質為後盾,加上表現品牌精神、性格、調性與價值的識別系統,在此方面,台灣企業多數表現不是太好,例如:黑松將中文發音直譯成英文,相對於此,若能像BenQ這樣另創品牌名字,才像英文。

 他強調,最後是要表現出品牌的性格,要能做到提供消費者獨一無二的價值觀,透過硬底的品質結合軟性訴求表現品牌特質,例如:Nike與L’Oréal 都是。作家王文華另舉例指出,BenQ的﹁享受快樂科技﹂,就是將硬梆梆的科技,以柔性的快樂表現出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