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觀點兩極╱堵治安漏洞 新制有幫助!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敦硯、賴仁中╱特稿一名外勞,擁有九百張外勞卡,說他是用來自己打電話,沒有其他用途,你會相信嗎?

刑事警察局近年辦案發現,不少外勞一個人的名下就辦了數百張預付卡,其中最高紀錄,是一名外勞辦了九百多張外勞卡。若辦卡是為了自己打電話,這名外勞辦了九百張卡,其目的何在?

限制外勞一人只能申請一張預付卡,這項新措施雖然對電信業者的生意造成影響,但就外勞本身而言,一張卡應該足夠自用,不致妨害其權益。此外,此措施可以對歹徒取得犯罪工具的便利性,採取較強勢的管理,對於警察偵辦擄人勒贖、詐騙等各類犯罪,具有正面效果。

多年前,預付卡問世時,歹徒便利用它做為犯罪的工具,政府遂規定購買預付卡須登記身分證;不料,隨著外勞卡的出現,警方辦重大案件又碰到瓶頸。眼前的事實是,警方一偵辦綁票案,綁匪幾乎清一色都使用外勞卡打勒贖電話,致使警方必須耗費好幾倍的精神,才能逐一過濾出歹徒身分,但往往貽誤救命時機。

靜宜大學女學生被綁撕票案,警方花了一週時間來追蹤歹徒使用的「外勞卡」,被迫耽誤救人黃金時機。

流竄全台的頭號綁匪張錫銘,與黨羽連絡時,也使用外勞卡,讓警方難以「循線」掌握行蹤…。

這類擁戴外勞卡的粉絲,早將它形容為「銀貨兩訖,方便快速,用後即丟,神出鬼沒」的神奇卡。

這些辦案時間的浪費,碰到跟時間賽跑的綁票案時,每多一秒的虛擲,都是對肉票生命的威脅。

社會總是很制式化地,將維護治安的重責大任丟給警察,但在支持警察辦案的客觀條件,卻存在太多的阻礙,一味要求警察挑起治安責任時,對政府其他部門與社會各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卻沒有同樣的要求。

警政署長謝銀黨與刑事局長侯友宜發現這一點,拋出這些議題,讓其他部會與社會各界共同協助治安,因為維護治安是「人人有責」,而非僅靠警察的力量就能成事。

或許電信業者抱怨歹徒要辦預付卡管道仍有很多,並認為新規定無法杜絕歹徒使用人頭卡來源;事實上,這好比屋頂有多處漏水,難道因漏水處太多,一時之間補洞也來不及,就可以全部不要修補?

總是應該要盡量將各種可能的疏漏填補,能做多少算多少,就算一下子無法將犯罪全部禁絕,至少也能收到降低犯罪的效果吧。

管控好所有可能被歹徒使用犯罪工具的來源,是警政署現階段積極推動的維護治安策略,對於部份商業行為或許會出現不便的情形,但若能有助於打擊犯罪,企業在追逐商業利益的同時,也要顧及社會責任,才是雙贏的局面。

一人限一號 真能防犯罪?

記者劉力仁╱特稿

許多人出國,為通訊方便,都曾經有買過預付卡通話,用完即丟或是補充金額的簡便方式。預付卡就是靠它的方便性在電信市場流通,從這個角度看,交通部通過一個讓預付卡變成極度不方便使用的政策,和預付卡本質不符,也會有爭議。

在台灣工作的數十萬外勞,按照現行電信法規定,他們不得申辦月租型門號,只好購買預付卡,和遠方親人通話以解鄉愁,為各電信業者預付卡最大客戶,但新政策實施後,未來預付卡申辦極為不便。外勞成為新政策懲罰的第一個對象。

再來則是到台灣進行商務、旅遊的國際觀光客,有通訊需求,未來必須穿梭大街小巷找電信直營店;還有許多家長,因子女尚未成年,無法申辦門號,因此利用預付卡,隨時掌握子女行蹤,以後也相當不便。

這些人昨天也都是新政策懲罰對象。

至於歹徒呢﹖先談限制門號的數量,雖然規定一家電信公司可以申辦一個門號,但是歹徒一家一家地申辦,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泛亞、和信…,至少還是可以辦五個門號,或者是用人頭申辦,要進一步防範犯罪,其實防不勝防。

至於資料的查驗,雖然規定「雙證查核」,但依照現行犯罪技術,犯罪集團如果有心製造假證件,矇騙電信業者申辦門號,難度並不高。

預付卡使用者身分查驗不易,容易成為犯罪工具,世界各國都頭痛,但昨天公布新制度,還是僅有治標之功,如果以為這樣就可以杜絕手機門號犯罪,不是太不瞭解電信產業特質,就是拿預付卡當藉口,紓解治安不佳壓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