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師大校長黃光彩停職 台大校長遴選僅一人過關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敏溶、申慧媛╱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長黃光彩將被暫停校長職務,成為國立大學校長被停職的首例!教育啾選台師大校長委員會昨天做成決議,在黃光彩聘任資格疑點尚未釐清前,暫停他的校長職務,黃光彩必須在4月廿日之前,提出足以佐證其校長資格的官方正式文件,並由校方委員會完成疑點查證;如果學校逾期仍無法釐清疑點,教育部台師大校長遴委會將逕行處理,可能不再保障其校長資格。

教育部人事處長朱楠賢指出,杜正勝部長已表示,尊重教育部台師大校長遴委會的決議,教育部近日內會將正式公文送至台師大,黃光彩職務暫停時間從公文送達日算起。至於由誰來暫代校長一職,教育部將與台師大進一步協調後決定。

黃光彩本人昨天則表示,「會尊重教育部的決定」,不過他也認為,不論是學校遴選委員會或教育部的遴選委員會,都沒有給他充分說明的機會,而希望在下次開會中能爭取親自出席解釋個人的資格,他同時也強調,個人資歷沒有問題。

黃光彩自從去年8月1日接任台師大校長之後,他的校長資格一再受外界質疑,包括黃光彩擔任新加坡大學系統科學院專案經理的資歷是否達到四年,其「教育行政資歷」才可達到校長參選資格。

為了求證黃光彩的聘任資格,包括台師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教育部台師大校長遴委會,先後召開多次委員會,並向新加坡大學查證黃光彩實際任職情況。歷經多次會議,教育部台師大校長遴委會昨天根據黃光彩提供資料,以及台師大校長遴委會開會結果,做成四點結論,決議暫停黃光彩校長職務,並基於校長二階段遴選規定,還是需由學校先自行處理資格認定,教育部才會介入最後處理。

朱楠賢表示,由於教育部向新加坡大學要求的正式說明尚未送達,教育部校長遴委會認為在黃光彩校長資格認定上,仍有諸多疑點無法釐清,也無法根據現有文件資料認定黃光彩是否符合資格,因此在疑點尚未釐清前,建議教育部依相關法令規定,暫停黃光彩校長的職務,教育部將會尊重遴委會的決議。

〔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台灣大學校長遴選投票,儘管在部分學生靜坐要求校長普選聲中,校務會議代表仍如期進行同意投票並創下歷來最高出席率,不過,經票選結果,僅有工學院長楊永斌一人跨過半數門檻,得票數高達兩百零一票,其他五名候選人均未通過。

儘管候選人多未獲得學校校務會議代表認同,代表性可能有問題,但校方還是決定不另外徵求參選人,而將擇期進行第二輪投票,再選一人,與楊永斌一併送教育部二階遴選。

台大校務會議具有投票資格人數共計三百三十二人,為了這項十二年首度進行的校長遴選,許多在國外開會或計畫到國外的教授,都提前回國或延後出國,因此昨天有三百一十九人投票,其中有效票三百零九票,六票廢票,四張空白票。

在開票結果中,工學院長楊永斌得票最高,共兩百零一票,其次是前教務長李嗣涔一百五十三票,而後為副校長吳靜雄一百二十八票、社科院長包宗和一百二十二票、教務長陳泰然一百零八票,得票最低的是前副校長彭旭明,只有九十五票。

昨天校務會議也宣布,由於楊永斌的得票數超過法定半數的一百六十票的門檻,將直接推薦進入教育部第二階段遴選;其他五人則一併改期再進行第二次同意投票,選出最高票的一人,與楊永斌一併送教育啾選,但其得票也須達領票者二分之一以上。

台大校長陳維昭坦承,只有一人過半有些遺憾,其他未過門檻的五人得票數,確實與原先預期有落差。

校內老師對只有一人過半的投票結果則多表「不意外」,唯候選人中唯一具有中研院士頭銜的彭旭明得票最低,也讓許多人覺得簡直不可思議。

至於學生舉辦的校長遴選「假投票」結果,最高票是包宗和六百七十票,其次是李嗣涔六百零四票,第三是楊永斌五百二十票,其次為彭旭明四百十一票,吳靜雄三百六十一票,陳泰然三百二十七票;不過學生假投票參與率偏低,全校近三萬名學生只有一千六百一十二人投票,顯示台大學生多對校長選舉反應冷淡。

《新聞分析》把球踢給教部 大學放棄自主?

記者黃以敬╱特稿

一所是研究型大學龍頭的台灣大學,出現「校內人選校內人」卻多數不過半的窘況?另一所則是教學型大學典範、台灣師範大學,校長資格認定出現學校與官方互踢皮球場面,學校甚至連自己選出的校長候選人符不符資格、要不要重選,都得仰賴官方裁決?

台大和台師大校長遴選發展,凸顯的不僅是遴選案已成「校內派系選舉」,更可見整個作業已陷入權責混淆、無力自主的窘境,實有必要檢討,否則原先希望藉「遴選」所帶來的民主發展與學術自主,恐將成為空談。

以台大為例,落入「自己人選自己人」,遴選委員會也傳出校內代表主導,不僅與學界普遍希望台大帶領高教國際化的期待不符,也反映台大越來越自我獨尊的「鎖校」傾向。

更遺憾的是,不論學術地位是否獲得國內外推崇,大多數台大參選人甚至連校內代表同意票都無法過半,無法跨越學院派系取得校內最大共識。未來就算勉強第二輪投票過關,獲選者代表性都將存有瑕疵,要領導台大維持高教龍頭地位,恐有更大問題。

另觀台師大,則是二階遴選權責不清問題;學校選出的候選人,依法須經教育啾選,如選中校方遴選第二名,即引發違反學校自主爭議,但如按照學校結果圈選,教育啾選豈不形同背書,失去擴大遴選眼界的意義。

台師大校長遴選發展至今,學校不僅無法對參選人資格事前把關,等到出現問題,卻還是無法自己面對遴選是否出錯?是否需要重選的決定?乾脆拋棄自主權,一切仰賴教育部來作裁決?「大學自主」這回儼然成了犧牲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