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竹:和諧不是扯爛汙

劉曉竹

標籤:

【大紀元3月25日訊】共產黨搞政治,以前悲劇多於喜劇,現在喜劇多於悲劇。“和諧社會”的事,若全面上演,就是最新一出喜劇。在中文字典裡,“和諧”不是扯爛汙的意思。然而在中國社會,“和諧”除了扯爛汙,很難有別的意思。

什麼是和諧?州官可放火,百姓不點燈,這就和諧了;官員作威作福,百姓沒脾氣,這就和諧了;白毛女不反抗就和諧了。有個電視連續劇,叫“中國式離婚”,一大奇觀,不過是悲劇。我想,應該有人拍續集,叫做“中國式和諧”,那也會是一大奇觀,但一定是喜劇,充滿幽默與荒誕。

其實,追求和諧社會,不是人們今天異想天開,人類追求這目標,已經有幾千年曆史了,到現在還沒成功。只是不知道,哪個領導人的哪根神經,靈機一動,想起這個詞,就要辦“和諧社會”,怎麼能讓人當真?不過中國有“雞毛當令箭”的慣例,我們也不能不當真。仔細想來,這肯定是中國式和諧。為什麼說是“中國式”的呢?因為,一個沒有自由的和諧社會,一個沒有公義的和諧社會,一個沒有基本權利保障的和諧社會,在別的國家、別的民族,會是一種語義矛盾,好像酒後昏話。

如果“不自由,毋寧死”,那麼不自由就和諧不了。然而在中國,不自由,才和諧,而自由了,反而和諧不了。中國特色的邏輯。在別的國家、別的民族,和諧意味著有不同的聲音,好像音樂有不同的聲部,所謂“和而不同”,這是孔子的話。然而在中國,和諧意味著一個聲音,叫做“中央精神”,其他人沒有聲音。如果十三億人都是啞巴,只會聽話,不會說話,那就是和諧的最高境界了。中國特色的和諧。

中宣部瞎攪和,中文的語境完全錯亂了。語境錯亂不可怕,但有一部分人,腦筋也跟著錯亂,這就很可怕。和諧原本不是和稀泥,和諧也不是扯爛汙,但在今天這個錯亂的語境中,和諧不但是和稀泥,和諧也是扯爛汙。而且,有一部分人真的就這樣相信了,在那裡努力和稀泥,在那裡萬般扯爛汙,這難道不可怕嗎?

不過,可怕不是我的重點,可笑才是重點,而不可笑是最可怕的。因為,如果完全陷入錯亂的語境而不能自拔,就不是喜劇了,而是悲劇。你讀《人民日報》的“建立和諧社會”的文章社論,如果沒有喜劇感;你參加政治學習,如果也沒有喜劇感,這是大問題。中宣部一本正經,振振有辭,一點不奇怪,因為所有神經病都一本正經,都振振有辭。但是,如果連正常人也會覺得中宣部神經得有道理,甚至也跟著一本正經,或跟著起哄,就不好笑了。這說明,正常人被關在神經病醫院裡太久了,已經感覺不到其中的荒誕滑稽了。注意:這是發瘋的開始。

──轉載自《自由亞洲電台》網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曉竹:春節感言  中國需要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劉曉竹:極端民族主義是一劫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