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立委:專款推動社會福利 有助最低稅負制落實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三日電)最低稅負制是財政部長林全宣示的首要任務。為了讓最低稅負制早日落實,親民黨籍立委劉憶如建議,可將最低稅負制擠壓出的稅收,專款挹注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人,提高最低稅負制的正當性。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曾巨威認為這個想法立意甚佳,不過應在現有制度內推動會比較順利。

劉憶如表示,最低稅負制主要是從目前享受過多租稅減免的企業或個人,要求他們至少可以多少盡一點義務,繳一點稅收。所以,這筆從有錢人身上擠壓出來的稅收,應投注在社會上窮到生活不下去的人身上。

她說,所謂社會上最窮的人,是指那些出現在社會新聞上,帶著小孩去自殺的人,這些人真的窮到活不下,沒有錢、沒有親戚救助。

曾在紐約生活的劉憶如說,紐約有人因嚴寒凍死,卻沒聽過有人帶小孩尋短,因為美國畢竟有個社會安全機制,這些人知道去哪裡可以要口飯吃。但在台灣,有的人可能不符合社會救助資格,有的人可能資訊很貧乏,現在發生這些自殺的社會事件,是政府的責任。

到底應如何將最低稅負制增加稅收直接使用到這些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可能還需進一步研究,劉憶如表示,會再向內政部進行瞭解。但這種「劫富濟貧」的作法,可同時提高最低稅負制的意義層次,拉近貧富差距,可獲得更廣大的支持。

對劉憶如的構想,曾巨威認為出發點相當好,不過,稅收制度上一般都是以統收統支為主,專款專用為特例。況且,原本要推動最低稅負制的原因是納稅義務人在過度獎勵下,反而出現的不用繳稅的行為,最低稅負制只是用來矯正,恢復到原有秩序的一種方式而已。

曾巨威認為,因為最低稅負制所產生的稅收並非新增的稅收,如果把這些稅收特別專款用在某些人身上,恐怕會有破壞制度的疑慮,立意雖好,卻可能產生另外的問題。舉例來說,有些企業或個人收入也很多,但沒有享受租稅獎勵,這部分的稅收就屬於統收統用部分。

曾巨威建議,如果要讓這樣的美意落實,最好是在現有的體制中進行,舉例來說,在支出面要求增加社會福利的預算,如此就需要充分經費可以編列,所以,政府需要推動最低稅負制等財政改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