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分析人民幣升值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23日訊】

連接收聽

(希望之聲記者宋洋 陳東報導)日前,調整人民幣匯率是西方報章有關中國報道的主要內容。星期三《金融時報》刊登記者發自華盛頓的報道說,美國希望中國能在六個月之內將人民幣匯率升值,否則,美國將有可能進行強硬制裁。

文章引用美國財政部報告對中國提出的批評說,中國目前維持固定匯率,嚴重扭曲了全球市場和价格机制,并妨礙了對國際失衡的調整。報道舉例說,中國人為地維持它的貨幣低兌率,為中國公司在國際貿易中增加競爭力,使得美國制造商無法与”中國价格” 的物品,如紡織品、電子, 和其它工業品競爭。

《金融時報》接著分析說: 美國財政部并不想讓外界認為它是屈服于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因此,報告在措辭上主要是針對全球的不平衡,而不是美中雙邊貿易關系。

報告引用了七國集團的呼 吁,要求國際社會采取行動,以促進更為平衡的全球增長,同時強調人民幣增值會給中國帶來的利益,并說亞洲其他政府也應走相同的道路。

對此,最新一期的《經濟學家》雜志發表題為《是放開的時候了》的評論文章,發表了類似看法。文章說,人民幣同美元的比值自1995年以來一直保持在一美元對八點二八人民幣的水平。十年來,這一政策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對中國頗為有利…..但目前越來越 多的證据顯示人民幣被低估了。

文章分析到,這本身對中國的經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為,中國的大部分資源都用在出口產業,而國內需求遭到忽視。從經濟管理和均衡發展的要求來看,現在是貨幣机制必須進行改革的時候了。

不過,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上周一表示,人民幣匯率政策的改革屬于中國的一個主權問題,中國決不會屈從于外界壓力而改變人民幣匯率。 對于這一回复,很多美國議員表示,希望中國不要在匯率問題上把自己孤立起來。

美國之音引用民主党資深參議員鮑克斯的話說,對每個國家來說貨幣匯率都是一個主權問題。可是我們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需要把全球各地的匯率協調起來。中國是一個主要國家,它應該參与到這种努力當中,把自己的匯率跟全球匯率系統聯系在一起。

但据中國官方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人民幣升值3%-5%,中國的出口增加幅度將下滑至一成或一成以下;如果升值一成五以上,出口更可能轉為負增長。
  
而且一些業內人士分析,中國政府拒絕讓人民幣升值,除了考慮出口受影響外還有更深層原因,那就是中國的經濟基礎早已被貪官淘空了,人民幣根本就沒有升值的資本。一旦人民幣升值,出口下降,外商投資就會減少,這對靠外國投資支撐的中國經濟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

中國人大秘密批准中俄邊界協議

5月20日,俄羅斯下議院杜馬就普京總統對“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作出的建議進行了討論和表決,如果該協議獲得批准,困擾中俄兩國300多年的邊界問題將從此成為歷史。

据德國之聲報道,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議是在去年10月14日普京訪華時,兩國政府達成的。該協議規定,俄羅斯將把中國黑龍江省附近面積為337平方公里的土地移交給中國,其中包括黑龍江銀龍島(俄稱塔拉巴羅夫島)的全部、黑瞎子島的一部分,以及位于俄羅斯赤塔州額爾古納河上游的一個名為大島的島嶼。

報道指出,兩國一旦達成這項協議,將确定中俄間4374公里有爭議邊界所剩2%的領土歸屬問題。目前,中國人大已于4月27日率先批准了該協定,但人民日報關于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報道中卻對此只字未提。

報道接著說,如果俄羅斯下議院杜馬也批准了這項協定,將意味著中俄兩國間長期邊界爭議得到最后解決,中俄雙邊戰略伙伴關系得到新的推動。

文章引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話說,這項協議的重要意義在于隨著該協議的被批准,俄中雙邊關系的一個潛在負面因素將被消除。批准和實施該協議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發以及促進与中國的建設性合作都有利。

很多報道指出,由于支持普京總統的議員在杜馬中占多數,因此該協議將肯定通過下議院這一關。在協議獲得兩國批准后,俄中雙方將于2006年以政府協議和共同地圖的形式正式确立兩國分界線。

据了解,中俄兩國300多年的建交史中邊界糾紛一直不斷。18世紀初至20世紀初,中國曾多次簽署不平等條約,把總面積約為16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相當于45個台灣或1600個香港的領土划分給沙俄。

隨著中蘇、中俄關系的轉呈起合,協議引起的糾紛時漲時低,但從未消除。在1991年和1994年,中俄分別簽署了“國界東段協定”和“中俄國界西段協定”,确定了兩國間 98%的邊界走向。而這次兩國達成的協議將徹底消除中俄之間最后一個歷史“懸案”。

中國留學生經營“經濟間諜网”

最后,讓我們關注一則有關中國留學生經營“經濟間諜网”的新聞。据一些歐洲媒體報道,一個名為“歐洲戰略情報及安全中心”的智庫在其最新的雙月刊中引用歐洲情報人士的話說,在比利時一所教育机构的中國留學生正在經營一個“經濟間諜网”,此机构已被比利時情報單位監視了兩年。

据比利時Expatica新聞网11日的報導說,在比利時有一個真正多國的經濟情報网,并在歐洲從事經濟間諜活動,這個网絡以中國情報机构的一部分運轉了兩年多。

法國世界報的報道指出,上述的掩護性組織名叫“中國學生學者老魯汶聯誼會”,由位于魯汶的法蘭德斯天主教大學400至700名學生和研究人員組成,他們裝扮成派往歐洲公司的進修生以及各大學的留學生,在所有北歐各國從事經濟間諜活動。

文章引用歐洲戰略情報安全研究中心的報告說,荷蘭、英國、德國和法國都是該集團作業之地;文章還指出,這個集團如今正企圖在中歐建立長期潛伏的間諜网,其主要目標是各個實驗室和規模較大的大學。報告最后警告說,目前比利時可能已成為打著學生“招牌”的中國間諜的港口。

据悉,在這條消息被披露之前,已有一名留學法國的中國學生黃麗麗因涉嫌竊取她所在公司——法雷奧汽車集團“大量”的商業机密而遭到法國調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方媒體﹕全球紀念教宗 中國除外
西方媒體對中國人權貿易的報導
歐衛與新唐人解約風波引西方媒體關注
西方媒體稱中日關系又趨緊張 歐衛遭譴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