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回到胡適──連戰的北大演講

傅國湧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3日訊】聽說國民黨主席連戰將有大陸行,我不以為然。

連戰在南京拜謁中山陵時,我不以為然。

直到今天聽完連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我才對他有了新的認識。他的整個演講從蔡元培宣導的相容並包、思想自由,以及胡適的自由主義理想切入,言語之間不時地流露出對胡適、傅斯年等前輩知識份子的無比仰慕之情。臺灣民主化道路的成功,實際上就是胡適所主張的自由主義的勝利,是漸進變革的成功,連戰今天之所以能底氣十足地站在北大的論壇上,侃侃而談,就來自生活在民主環境中的一個政治人物的自信,他可以從容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無論他的見解是否為臺灣當政者所接受,他完全擁有自主的表達的權利。國民黨雖然在總統選舉中暫時失敗了,依然有對政治的發言權,而且隨時都有可能在合法選舉中捲土重來,再度登上權力舞臺。連戰在北大的演講更多地展現出他作為知識份子的一面,而不是政客的一面。這一切顯然都是海峽此岸的權勢人物無法想像的。當連戰來到北大,他首先想起的是他的母校、隔海相望的臺灣大學與北大系出同源,傅斯年1949年出任台大校長,帶去了北大精神,自由的精神。他想起了老北大校長蔣夢麟的話,那些背後拖著長辮子的保皇黨和思想激進的新人物可以在一起討論問題,互相笑謔,那就是北大包容的風氣。這一切而今安在?以自由主義為核心的北大精神早已在未名湖畔消失,今日之北大有的是以做官為業的官僚,有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教授、博導,有的是日漸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有的是員警、保安,惟獨缺少的是追求真理、追求自由的風氣,缺少蔡元培、蔣夢麟、傅斯年、胡適他們那個時代的流風餘韻,再也沒有昂揚的人格,再也沒有包容的氣度,沒有敢為自由歌與舞的勇氣,沒有一個容忍思想多元的環境。今日之北大,說得不好聽不過是一個高等職業養成所,一個學官、學棍的分贓之地,一個官僚、明星的鍍金處,所以連戰今天的演講大談胡適的自由主義,未免有點對牛彈琴。那些聽演講的人大概也是精心挑選出來的,不一定能代表得了北大師生,但放眼今日之北大確實也是一片污泥濁水,不是自由的堡壘,不是學術的聖地,主宰一切的是權勢,而決不是包容與自由,在無所不在的權杖下,連未名湖邊的每一片小草都是按某個方向生長的。這不僅是北大之恥,也是整個民族之恥。

中華民族什麼時候能擺脫卑微的命運,中國人能活得有尊嚴,而不是任憑權勢人物淩駕在萬物生靈之上頤指氣使,那只有從恢復北大精神開始,從回到胡適那裏,也就是回到自由思想,回到獨立思考。一個國家、民族的根基從來都不是權杖和槍炮,而是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能力的文化創造當中,在傳承文明(而不是依附權勢)為天職的知識分子身上。

──轉載自《觀察》網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湧:造神的時代沒有結束
傅國湧:真的愛國主義不是「合群的自大」
傅國湧:反日遊行不過是「合群的自大」
傅國湧:“會弄錢”就能當好北大校長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