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台幣星幣 可降低風險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靚慧、陳麗珠╱台北報導〕針對高盛證券預期人民幣可望在5月18日開放浮動匯率,大型匯銀認為,近期亞洲各國貨幣的升值幅度,多少已反映此一預期,但開放浮動初期,亞洲各國匯率勢必會出現大幅波動,建議投資人可以增加持有包括台幣、新加坡幣等亞洲貨幣的比重,波動風險相對較低。

中國國際商銀國外部襄理李黑風指出,近期台幣呈現升值走勢,其實多少反映了對人民幣開放浮動匯率的預期,同樣的,亞洲各國貨幣也大多同樣呈現升值走勢。

根據富蘭克林投顧引用Bloomberg的資料指出,截至昨日傍晚5點半為止,新台幣自3月30日31.78兌1美元開始的升值期間,亞洲各國貨幣大多呈現升值走勢,其中日圓升值幅度達3.1%最多、其次是韓元的2.37%、台幣升值2.05%排名第3,其他如新加坡幣、菲律賓披索,也都有1%以上的升值幅度。

上海商銀外匯部經理劉志剛則認為,亞洲各國中,日、韓與台灣,是個自由浮動匯率、無官方匯率的區域,因此初期波動難免,至於其他亞洲國家,預期也將難免會跟隨升值的腳步﹔如果開放浮動匯率後,又造成了另一波的新預期,則又將成為新問題。

面對此一變化,國內投資人需如何因應﹖劉志剛認為,在美國升息之後,亞、歐洲的利息相對較低,因此必須評估各國匯率的風險,以歐元為例,長期預測走勢稍弱,因此不建議繼續加碼﹔亞洲貨幣方面,則可擇優加碼佈局,建議的標的包括了新台幣與新加坡幣,雖然利率較美元低,但相對波動風險較小。

至於過去部分投資人投入的紐、澳幣等國定存,匯銀業者認為,目前利率仍高、波動風險不大,無須太過擔心。

彰銀理專黃承顥認為,在人民幣一面看升的態勢下,新台幣跟著連動機率高,民眾不宜將新台幣資產轉換為美元再購買高收益債券,以免鉅額匯差吃掉了高額配息,等於「白做工」,可以選擇新台幣計價、海外發行的基金,或者對新台幣匯率穩定的貨幣所計價的投資工具,如歐元計價的商品就可列入考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塞浦路斯加入歐洲匯率機制
人民幣升值對台灣紡品相對有利
學者:人民幣若升值  恐引發亞洲經濟衰退
澳元週五大漲 市場傳聞中國或調整匯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