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殯儀館祭品外流 殯葬處將設計定型化契約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台北三日電)台北市議員王育誠今天在市政質詢時,質疑台北市立第一、二殯儀館祭品遭不明人士轉售,流入市面;台北市長馬英九答詢指出,將要求殯葬業者穿戴制服、識別證,並請喪家事前簽訂定型化契約,註明禮成後祭品處理方式,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王育誠質詢表示,他派人跟蹤拍攝發現,第二殯儀館拜飯區祭拜往生者的「腳尾飯」,遭殯儀館員工帶回家中,用來製作成豆腐乳;另外,第一、二殯儀館都出現「黑衣人」拿取喪家祭品,賣給第一、二殯儀館附近餐飲、小吃店,質疑殯葬處管理不當,造成「殯儀館祭品,活人當便當」。

對此質疑,市府社會局長薛承泰指出,拜飯區的「腳尾飯」是由殯葬處員工消費合作社提供,用來祭拜往生者,每天更換兩次,更換不用的「腳尾飯」則以廢棄物處理;由於祭拜後的米飯若能在符合衛生安全下再利用,不是壞事,確實有些員工將米飯帶回家,餵養家禽、家畜,殯葬處並未禁止,但嚴禁員工將拜飯區米飯私自販售他人。

馬英九說,將加強廢棄物管控,請社會局與環保局合作回收祭品,並請殯葬處提出改善方案,研究如何處理拜飯區米飯。

至於祭品外流情形,馬英九指出,將設計定型化契約,請喪家或殯葬業者事前簽訂,註明禮成後將祭品交由殯葬處統一回收,或由喪家自行攜回,並要求殯葬業者穿戴制服、識別證,指定一位負責人做為窗口,專責處理喪家不要的祭品。

王育誠也表示,據他所知,第一殯儀館附近有三家、第二殯儀館附近有八家餐飲、小吃店,涉及將祭品再製成食品,販賣給民眾食用;市府衛生局長宋晏仁承諾,只要王育誠提供涉嫌商家名單,衛生局將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隨時前往稽查食品衛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