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入地方食材、養生健康還得討吉利

看台灣人吃粽子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6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梁凱晶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台灣市面上早已吹起了陣陣粽香。迎合台灣消費者的飲食喜好,今年粽子的口味仍以接受度高的台式南北粽、廣式裹蒸粽、鹼粽及甜粽為主。粽子年年吃如何能滿足現代人挑剔的嘴,除了傳統式的粽子,食品業者、家庭主婦大玩創意賣點、走健康概念,粽子除了好吃,方方面面還都要討個吉利。

吃粽子討吉利

端午時分正逢考季,粽子因為有高中、考中等「中」的諧音,除了應景也大受考生青睞。吃粽子不夠,還得下場包一下粽子,才能包粽、「包中」。沒時間、不會包的人也不要緊,業者推出了烤的粽子,取「考中」的諧音。
業者推出了「五子登科粽」,除以糯米搭配五穀雜糧外,還選用干貝、大蝦乾、蓮子、鹹蛋黃、北京烤鴨、松板豬肉及香菇等內餡,希望以豐富的餡料象徵房子、車子、銀子、妻子、兒子一起好運到的吉祥意涵。

加入地方色彩

屏東縣東港在今年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推出新產品──東港三寶粽,將東港三寶的黑鮪魚、櫻花蝦、油魚子融入端午節的粽子中,還邀請陳水扁總統題字命名,定名為「東港三寶粽」。
三寶粽餡料除東港三寶外,也有一般粽子所包的豬肉、鹹鴨蛋、栗子和花生,重量一粒一公斤,比一般粽子大3倍,蒸煮時間也比一般粽子要多3倍,因為一粒粽子要2個人分吃才能吃得完,主辦單位也賦予台灣俚語「一人分一半,感情不會散」的吉祥意義。

養生食材吃得健康

現代人愈來愈講究健康飲食,以健康取向為主的五穀雜糧米成為人氣食材。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特別研發推出葷、素2款紅麴健康粽,有別於傳統肉粽的油膩與不易消化,以五穀雜糧米為主、高纖、低熱量加上養生食材紅麴,讓民眾吃得健康無負擔。同時提供免費食譜供民眾自己動手包粽子,口味與份量都可以自己掌握,尤其對於患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講求養生、健康和營養均衡,也有業者以新鮮創意的概念入粽,在內餡食材中加入玫瑰花、抹茶等,創意和口味十分獨特,卻又不失傳統應景的味道,更有業者控制每顆粽子的熱量維持在350卡,讓消費者盡興過端午,也吃得健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製成巨型粽子  將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新唐人洛城晚會 「中土神韻五月風」
圖片新聞:台北縣衛生局抽檢肉粽
中市慶端午明華園演出  包粽破金氏紀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