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一年多來 日扣留7蘇澳船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江志雄╱蘇澳報導〕宜蘭縣蘇澳籍漁津一二八號等五艘漁船,昨天清晨起陸續在台灣與日本重疊經濟海域,遭日方驅離及警告,船上漁民認為欺人太甚,透過無線電號召我方漁船集結前往抗議,蘇澳區漁會理事長陳建忠等人,晚間也搭乘海巡署巡防艦「謀星艦」出海護漁聲援。

日本宣布二百浬經濟海域,向南延伸到台灣東部外海,距離花蓮陸地最近僅二十餘浬,距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和宜蘭蘇澳沿岸相距僅六十浬,日方主張的經濟海域與台灣經濟海域大幅重疊,並自去年起加強取締他國漁船,2004年2月至今,已有七艘蘇澳籍漁船被扣,遭驅趕、警告的船隻不計其數,其中,載億漁一號台籍船長王文聰和同船八名外籍漁工,仍滯留日本未歸。

我方同樣也有經濟海域主張,不過部分與日方的經濟海域重疊,始終未達成共識,為避免我方或日方漁船越界造成糾紛,行政院決定在台灣與琉球群島之間,規劃「台灣專屬經濟海域暫定執法線」,我方艦艇會在執法線內的海域巡邏護漁,但蘇澳漁民指控日本農林水產省巡邏艦,無視於暫定執法線,看到台灣漁船照樣驅趕,讓他們火冒三丈。

昨天上午七點多,蘇澳區漁會漁業電台據報,指稱蘇澳籍漁船漁津一二八號,在北緯二十五度一分、東經一二二度四十分,距離蘇澳東方約七十浬海域作業,遭五艘日本巡邏艦驅趕,另有四艘友船接到日本巡邏艦的傳單,要求儘速駛離,引起我方漁民不滿。

宜蘭縣延繩釣漁業協會理事長林光輝、蘇澳區漁會總幹事林月英,獲悉此事都力挺漁民的海上抗議行動。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長謝大文表示,八十五年至今,已就漁事糾紛和日本舉行十四次漁業會談,可惜尚未取得具體共識,政府將持續設法與日方交涉尋求解決之道;他說,兩國間的爭議海域,彼此應相互尊重,不宜擅自扣船、驅趕,漁業署會密切注意後續發展,提供漁民必要的協助。

海巡署謀星艦昨晚從蘇澳港出發,幾名隨船出海的漁民登艦前在碼頭拉起「侵占我傳統漁場」白布條,高喊「日本巡邏艇滾回去」,但海巡隊員禁止他們攜帶白布條登船,雙方還沒出發,就爭執了半個多小時,漁民最後陸續上船,不過仍有一些白布條被夾帶上船,謀星艦到深夜十一時卅分才從蘇澳港出航。

一出海就被趕被抓漁民火大 漁業署太平洋漁業科指出,台、日各自劃定的經濟海域重疊處的爭議關鍵,在於釣魚台主權歸屬的認定不同,日方昨天驅趕蘇澳籍漁船,已是今年第三度闖進我國劃定的專屬經濟海域暫定執法線內。

根據漁業署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至今,遭日本扣押的外國籍漁船,包括韓國、中國、俄羅斯、台灣、柬埔寨共計一百五十六艘,而去年扣押的三十艘中,台灣籍漁船即佔了八艘,今年已扣押的十一艘中,有三艘來自台灣,其中兩艘是蘇澳籍。

今年2月,一艘蘇澳籍漁船被日方扣押,一百二十多萬元擔保金被沒收;5月15日上午,蘇澳籍盛福十六號在花蓮外海約六十浬遭日本艦艇驅趕,晚間十時又在距花蓮港六十五浬處被趕;5月25日晚間,蘇澳籍載億漁一號在琉球涉嫌越界捕魚被日方扣押至今未歸,雖然我方漁船有些理虧,卻更讓漁民滿腹委屈無處訴,昨天再傳出漁船遭驅趕,討海人的情緒終於爆發。

漁業署表示,聯合國海洋公約第五十七條規定,各國專屬的經濟海域寬度從領海基點基線量起不得超過二百浬,但日方和台灣有多處經濟海域重疊,目前仍在協商;而爭議的根本在於,日本和我國皆堅持釣魚台主權屬於自己,以致雙方對於專屬海域執法線的劃定,交集的部分很大,卻始終沒有共識。

漁業署指出,日本對於相鄰或相向國家重疊海域,以中間線原則劃分,日方從最西邊的與那國島和台灣的蘇澳港間隔六十浬間剖半,漁船等於是出了蘇澳,航行三十浬就被宣告「越界」,一開罰動輒台幣一、兩百萬元。

蘇澳漁民說,漁船下網後,漁網一定會隨潮流漂動,日方不論我方漁船下網處是在台灣海域內,只要漁網漂過界也抓,包括目前被日方扣押中的蘇澳籍載億漁一號,即傳出是因漁船故障、動彈不得而被海浪推過界,日本也照抓不誤。

對漁民來說,根本是「一出家門就會被趕、被抓」,萬一被扣船,日本要求的擔保金和罰鍰,甚至比漁船的價值還高,他們希望政府不要再軟弱下去,否則損失的不只是台灣漁民的生計權益,連國格也喪失。

被日驅離海域 是我傳統漁場 蘇澳漁民屢遭日方艦艇驅趕、取締,最常出現爭議的海域,位在日本距離台灣最近的領土 – 與那國島周邊海域,從南方澳漁港出海,中小型漁船大約十個小時航程就能到,漁獲量豐沛,向來都是我國漁民眼中的傳統漁場。

這一帶海域因正處洋流交會處,且海水較深,適合中大體型的魚類活動覓食,而且少了中國漁船炸魚、濫捕,海洋資源得以完整保存,在南方澳漁民的記憶中,一直都是最佳的漁場。

與那國島距離台灣島僅約六十浬,南方澳漁船出港後往東方行駛,大約十個小時左右就能抵達這片傳統漁場,等於是上天賜給南方澳得天獨厚的寶庫。

宜蘭縣延繩釣漁業協會理事長林光輝表示,這片台、日兩國重疊的經濟海域原本就是蘇澳漁民的傳統漁場,漁業資源豐富,尤其是黑鮪、鯊魚、旗魚等高經濟價值的魚類多,該漁場的存在奠定南方澳在漁業的重要地位。

不過,近年該區漁業資源似有減少,以國內相當熱門的黑鮪魚為例,蘇澳區漁會魚市場前年還有二千四百多尾進場拍賣,去年只剩一半,今年黑鮪季已近尾聲,到現在只有八百多尾,漁民損失可想而知。

許多漁民把漁獲量減少,歸咎於日本的刁難,過去日本多半派船巡邏,去年起又加派直升機從上空監控,強勢取締,造成蘇澳籍漁船漁獲量逐年銳減,不僅收入減少,被日方取締或處罰的機會也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