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毋忘光复會

傅國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25日訊】何清漣女士曾說:“從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明末的江南士紳具有何等气概為了抗清,江南士紳可以毀家紓難,召集壯士,為人留下了血脈僨張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至今還可以從歷史記載中感受到明末江南士紳登高一呼,應者云集時具有的那种道德自信。這种自信經過三百年异族統治消散殆盡。到了清末,成了魯迅筆下的趙太爺之類,一個阿Q拿了個什么銀桃子來,就把他們嚇得戰戰兢兢。”

但我在清末歷史中看到的并不是這樣一幅景象,他們和明末的江南士紳相比不僅一點也不遜色,而且大大地超越了明末。清末的江南,以江蘇、浙江為中心形成了兩個政治群體,一個是以張謇、湯壽潛等為代表的立憲派,在清朝垮台前曾發起過有聲有色、影響廣泛的國會請愿運動;另一個是以章太炎、蔡元培、徐錫麟、秋瑾等為代表的光复會,以推倒异族政權為目標,是清末舉足輕重的一支革命力量,為辛亥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以浙江知識分子為核心的光复會的出現表明,即使在异族近三百年的統治后,這塊曾經產生了黃宗羲、張煌言的土地上同樣出現了一大批富有道德自信的杰出人物,這些人中又以紹興人最多,不僅有流血犧牲的英雄,還有為他們出錢的,當時辦學堂、買武器、留學、捐官都需要大量經費,徐錫麟捐了道員、陶成章捐了知府,這些錢就是許仲卿等人自愿捐的。光复會的領袖与骨干多數并不是一窮二白的人家,蔡元培還是個翰林。魯迅引用明朝人的話說他的故鄉不是藏污納垢之地,而是報仇雪恥之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數千年來一直激勵著他的后人不畏艱辛,奮發圖強。明末清初抗清的義舉果然是一幕讓人神旺的歷史,但最能夠體現這塊土地和他的人民精神气質的還是清末民初的那一幕歷史。趙太爺在哪個時代都有,也不是清末所特有的。當我面對秋瑾、徐錫麟等英烈的墳墓,撫摸浙軍攻克金陵陣亡將士紀念碑上密密麻麻的姓名,總是感到激動不已,他們面對死神無所畏懼,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一首首壯怀激烈的詩篇。 在光复會成立80周年時編的《光复會党人錄》中記載了 1100多人的姓名,大部分人的姓名都已湮滅。但僅僅從這份名單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當年光复會人才濟濟,其中不僅有秋瑾、徐錫麟這樣名垂史冊的英烈,也有魯迅這樣的偉大人物。名單上以浙江人為主,尤其是紹興人最多,這和蔡元培、徐錫麟等在故鄉的聲望、號召力有關。

在這1100多人中,蔡元培、徐錫麟、秋瑾、陶成章、魯迅、許壽裳、范愛農、馬宗漢、陳伯平等都紹興人;章太炎是余杭人;光复會創始人之一龔寶銓和沈鈞儒、褚輔成是嘉興人;蔣方震是海宁人;陳叔通是杭州人;張恭是金華人;《浙江潮》主編蔣智由是諸暨人。在浙江籍的會員之外,還有赫赫有名的趙聲、熊成基,是江蘇人。李燮和是湖南人。刺死清廣州將軍孚琦的溫生才(廣東人)、炸五大臣的吳樾(安徽人)也都是光复會的成員。其中比較集中的是留日的浙江籍學生(魯迅、孫翼中、蔣尊簋、許壽裳等都是在日本留學時加入光复會的)、紹興大通學堂的學生(秋瑾主持學堂期間就發展了600多人)、新軍官兵、浙江各地會党成員(王金發就是會党首領),《杭州白話報》的創刊人、主筆、編輯几乎都是光复會會員,還有1909年以后在南洋加入的華僑,其中不少人在黃花崗起義中殉難。

陶成章被暗殺后,光复會作為一個組織也就風流云散了。但他們的誓言本來就是“以身許國,功成身退”,所以清朝倒了,他們的組織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而那些曾參加過光复會的熱血青年,后來有不少人在不同的領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魯迅就不用說了,沈鈞儒、褚輔成、陳叔通等在后來的歷史上也都發揮過重要作用。回首百年,我常常想為什么明末清初、清末民初在浙江的歷史上會先后出現一批仁人志士,這是偶然的嗎?答案只能在它深厚的人文傳統中去尋找。遠的如勾踐雪恥自強,終于興國的教訓。特別是南宋定都杭州以來,浙江人才輩出,成為人文薈萃之邦,出現了無數光耀史冊的人物,于謙、黃宗羲、朱舜水、張煌言都是浙江貢獻給這個民族的优秀分子,他們都是致力學問,又以身許國,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

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章太炎、蔡元培的身上,從魯迅、竺可楨的身上我們都能找到他們的影子。他們的學問人格永遠具有道義感召力。正是這一代代相傳、薪火不絕的人文傳統給了這塊土地以特殊的養分,使它在异族統治三百年后還能出現光复會群雄,他們大多數人本來都是一介書生,為了結束腐敗、專制、黑暗的清王朝,毅然投身于要殺頭滅族的革命事業,把自己的青春、自由甚至生命獻了出來。

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撐著他們,就是那些曾經支撐過黃宗羲、張煌言的力量,這個人文傳統一脈相承,賦予了這片土地無可比擬的精神力量,也只有江浙才有可能產生魯迅這樣的人物,對這個問題的研究現在還遠遠不夠。透過歲月的塵沙,我仿佛依稀看見了那些被世俗的喧鬧淹沒的面容,听到了他們慷慨的聲音。@(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世上已無梁漱溟
傅國涌:費孝通晚年不再“激動”
美女招商不過是“本能經濟”
傅國涌:“教育公平不是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