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力爭市場經濟地位 人民幣可能再變動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七日電)人民幣在七月微幅升值2%後,全世界都在觀察中國下一步動向,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儷容表示,由於中國急於取得美國、歐盟國家支持其「市場經濟地位」,以解決龐大的傾銷調查案件,人民幣進一步變動可能性增加。   

王儷容在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最新出版的「台商 E焦點電子報」中分析人民幣未來發展有 2大變數,分別是美國參議員在10月底前將對中國採取懲罰性關稅提案交付參院表決、及中國急於取得美國及歐盟國家支持「市場經濟地位」。

王儷容指出,美國分屬民主及共和兩黨的Schumer及Graham參議員在今年4月合力提出一項法案,聲明中國若不在180天內讓人民幣兌美元升值10%,將對所有自中國進口產品課徵27.5%的懲罰性關稅。

7 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之後,Schumer 一度聲稱將無限期擱置該法案,但由於近期中國暗批外界不應對人民幣進一步升值有錯誤期待,導致 Schumer表示,若北京當局沒有進一步動作,他將在10月底前將懲罰性關稅提案交付參院表決。

此外,王儷容指出,今年初全球紡織配額制取消後,中國紡織品長驅直入歐美各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加劇,要求嚴辦中國是否低價傾銷聲浪高漲。

不過,因中國非自由市場經濟,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時,中國接受部分限制性的條款,包括對中國出口產品反傾銷調查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待遇,造成中國面臨傾銷調查時,其他會員國得以其他經濟發展程度相當國家相關數據取樣及計算,導致中國產品容易被認定有傾銷,且課徵反傾銷稅率,對產業及外貿發展打擊很大。

因此,中國是否可取得所謂的「市場經濟地位」,被視為繼「入世」談判後的另一場重要談判戰役。

王儷容表示,美國對「市場經濟地位」認定共有六項標準,貨幣可兌換程度是重要因素;而歐盟認定標準中也包括匯率變化。目前雖有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陸續支持中國,但最具關鍵的美國、歐盟迄今仍未表態,未來人民幣動向已成為重要關鍵。

王儷容認為,在上述 2大因素下,人民幣進一步變動壓力相當大。

「非市場經濟」 (英文簡稱NME) 舊稱「統制經濟」,起源於冷戰時期西方國家貿易法中處理如基本貿易待遇和反傾銷問題時,對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一種歧視性做法。

相關新聞
美抨擊中 胡亂操控匯價
港報:礦難老闆意圖三億人民幣擺平事故
陳立夫收藏紫砂壺在爭議中流拍
瀋陽酒店耗巨資做出滿漢全席  被評為奢華浪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